2_审计证据︱串讲班-张敬富1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知识点二审计证据(第3章)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其他的信息)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数量的要求(主要与样本量有关)影响因素关系1.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2.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三、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的要求(相关性和可靠性)1.含义含义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间的逻辑联系。(报考科目与买书)相关性注意事项(马路警察、各管一段)1.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相关性可能受测试方向的影响。2.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3.有关某一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4.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程序和认定并非一对一)影响因素1.审计证据的来源和性质;2.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可靠性判断原则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1)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质量影响数量)(2)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数量不能弥补质量的缺陷)(3)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证据不可靠,那么证据数量再多也难以起到证明作用。(不可靠的证据再多也没有用)四、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考虑1.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2.证据相互矛盾时的特殊考虑——查;3.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五、函证1.函证决策——做还是不做?(首先考虑与认定的相关程度,其次考虑成本)在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