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1页第03讲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5.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1)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①欺诈:隐瞒真相或者制造虚假信息Ⅰ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Ⅱ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案例】酒托为了提高其在酒吧的提成,讨好酒吧老板,以交男女朋友的名义,让客户多消费霸屏服务,老板明知却放任。【思考】上述案例为何不属于第一类欺诈,而属于第三方欺诈?答:本案例属于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属于第三方欺诈。上述案例为何不属于恶意串通,归于无效?答:酒吧老板与酒托之间没有恶意的传统。如果酒吧老板不知道,是否可以撤销?答:不可以撤销。②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解释】胁迫的方式不一定是暴力手段;受胁迫的对象可以是对方,也可以是对方在意的人;受胁迫的客体可以是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案例】如高利贷公司以公布女儿不雅视频威胁其父亲,要求其代为承担女儿的债务。【例题·单选题】甲欲低价购买乙收藏的一幅古画,乙不允。甲声称:若乙不售画,就公布其不雅视频。乙被迫与甲订立买卖合同。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合同的效力为()。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规定,一方以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③重大误解【解释】重大误解是由于受损方缺乏经验、知识、信息等要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包括对品种、价格、对象、性质等的错误认识而做出的法律行为。【案例】A和B婚后,B产下一子C,A误以为C是自己的孩子,故将个人的一套房屋赠与C。④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案例】李某在工作中手部受伤,老板利用李某住院需要费用,与其签订2000元的工伤补偿协议。后李某旧伤复发,治疗花费40000元。【注意】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下,只有受损方可提出撤销。(被欺诈人、被胁迫人、受损方)【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A.张某刚学会网购,在淘宝上发现某“豪华笔记本”零售价1999元,赶紧下订单付款,到货后发现确是一本“豪华软抄笔记本”B.李某将面粉当做毒品卖给王某,赚取暴利旭晟出品必属精品扫描上面二维码加微信领取资料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