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作信息一、引言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我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伴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金融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演进,规模总量迅速攀升。尽管我国金融业发展成果显著,但与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张杰,2019)。金融总量的迅速增长并未解决创新主体的融资难、效率低的顽疾,推进金融结构的优化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资源流向创新活动的关键领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同时,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大多单独考察金融业单一市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缺少对金融体系全局性的讨论。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量出省级区域创新效率。其次,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和银行业两部门在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两方面的发展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充分讨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结果的差异性。二、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测度及现状分析(一)DEA-Malmquist模型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假设,本文将区域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又分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三项分解指标的经济含义如下:(1)技术进步(Tech)是指在不改变生产单元投入变量的情况下,仅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产出增量。(2)综合技术效率(Effch)是生产单元在固定投入的情况下得到的实际产出量与模型测算的相对最优产出量之间的比值。(3)纯技术效率(pech)是指规模报酬可变时的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及管理水平等方面。(4)规模效率(sech)是由于投入要素增加带来的增量产出。DEA-Malmquist指数的具体表达式如下:该模型包含有多个决策单元,(xt,,yt)和(xt,+1,yt+1)分别表示t时期和t+1时期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若M大于1,表明效率水平提高,反之则表明效率水平降低。(二)变量选取考虑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我国2008年~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列入),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如下:(1)创新投入变量。创新生产一般会从人力和资金两个角度衡量创新投入水平。首先,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衡量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其次,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金投入指标,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投入具有一定时滞性,前期投入也会对后期的产出构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