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页法制日报/2012年/1月/11日/第009版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发展报告前言朱景文研究框架本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实施分为审判、检察、公安、调解和仲裁五个部分,每部分又从机构设置、职能和经费三方面进行分析。审判机构设置主要考察法院的组织体系,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组织结构,军事、海事、铁路等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法院的内部结构,刑事、民事、行政等审判庭的设置,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庭等的设置;法院的外部关系,法院与同级人大、政府、党委等的关系。职能活动主要考察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构成,审判、调解及其他方式结案构成;一审、二审、再审案件的数量,比率;执行案件的执行比率和强制执行率。经费收入主要考察法院经费来源的历史演变,诉讼费的收取标准。检察机构设置主要考察(1)检察院的组织系统,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结构,(2)检察院的内部机构设置;职能活动主要包括侦查监督、自侦、公诉、审判监督、执行和监所监督等。公安机构设置包括(1)公安部、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组织系统,(2)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职能活动主要包括刑事案件的司法活动和治安案件的行政执法活动,(1)刑事司法活动中包括立案、破案、各类刑事案件构成和比例;(2)治安案件的行政执法包括受理数量,各类治安案件的梳理与比例。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诉讼调解、行政调解、消协调解、专门性调解五类。人民调解的机构设置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单位的调解委员会;职能包括人民调解的数量、调解成功率、种类;人民调解的经费来源;诉讼调解分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调解结案率、判决结案率。行政调解机构设置包括政府、司法、公安、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环保、林业、民政、电力等行政部门的调解,包括行政“大调解”,职能活动包括各类调解的数量、比例、调解成功率。消协调解机构设置包括各类消费者协会的构成,职能活动包括受理消费投诉的数量、调解成功率、支持诉讼的比率;专门性调解主要包括几种数量较大,影响较广泛的纠纷,物业纠纷、医疗纠纷、劳动纠纷和土地纠纷的调解。仲裁包括国内仲裁、涉外仲裁和劳动仲裁三类。国内仲裁主要指经济合同仲裁,包括属于行政仲裁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和民商事仲裁的合同仲裁委员会,职能活动包括仲裁数量,与法院所审理的经济合同纠纷的比率。仲裁的收费标准。涉外仲裁的机构设置包括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的历史演变和机构沿革,职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