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配赠资源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3.1.3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目标1.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2.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难点: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图,有一个斜坡,现在要在斜坡OC上植树造林,如果保持沿斜坡方向每隔2米挖一个坑(已知斜坡坡面的倾斜角为36°,即下图中的∠COD),你能求出CB的距离吗?引导学生得出CB的距离:CB=sin36°·AC.进而提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怎样能求出sin36°的值呢?引导学生操作:步骤1:用刻度尺和量角器,作出Rt△ABC,使∠C=90°,∠A=36°.步骤2:量出BC、AB的长度.步骤3:算出的值,即为sin36°的值.引导学生按步骤操作,指出我们求出的36°角的正弦值是一个近似值.2.学生自学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1)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包括哪两个方面?(2)已知锐角求三角函数值时,首先应将计算器设置在“角度”状态,如何设置?(3)在输入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个键的使用?(4)sin、cos、tan键分别表示什么?在应用这些键时应注意什么?(5)用计算器得出的角度的单位是度,如何将它化为度、分、秒?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教师可根据学生边阅读、边动手计算的情况,再提供已知锐角求它的正弦、余弦、正切的题目让学生求出各锐角的三角函数值.3.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用计算器求这个锐角的度数?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第二功能键的使用.独立探索用计算器求锐角的度数的过程.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教材122页练习第1、2、3、4、5题.2.用计算器计算sin38°21′-得________.3.在Rt△ABC中,∠C=90°,BC=10米,∠A=15°,求AB的长约为________米.(精确到0.1米)4.一梯子斜靠在一面墙上.已知梯子长4米,梯子位于地面上的一端离墙壁2.5米,求梯子与地面所成的锐角.四、课堂小结《教材解读》配赠资源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问,教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