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探究之二:新能源汽车重铸消费习惯-运营推广的终极图景.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能源 汽车 商业模式 探究 消费 习惯 运营 推广 终极 图景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探究之二:新能源汽车重铸消费习惯新能源汽车重铸消费习惯运营推广的终极图景运营推广的终极图景华创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欧子辰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引言客车与商用车推广运营模式概述乘用车推广才是重中之重:推广主体分析乘用车推广为何屡屡失败?唯一在需求端成功的案例!新商业模式下新能源汽车推动居民用车习惯的变迁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投资机会小结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引言引言在半年前的新商业模式报告中,我们重点分析了以融资租赁为代表的客车商业盈利模式以及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拉动作用,得到了市场的证实。通过客车我们证明了新商业模式极强的盈利能力。物流、场地等专用车异曲同工,市场空间有限;接下来我们将会阐述最大的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上游锂电池产能很快将不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瓶颈。如果说创新商业模式仅仅是为了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所做的阶段性尝试,那么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太大意义。然而对于新能源乘用车而言,可行的商业模式已经出现。它带来的不是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本身,而是加速居民用车习惯的改变。改变已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这一切比我们想象中的快。基于这一研究,在产业界纷纷认为2020年达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仍不现实时,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持乐观态度。一、客车与商用车推广运营模式概述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新商业模式推广主体新商业模式推广主体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商经销商、租赁公司产业资本、推广基金互联网用车企业时空科泰电源(捷泰)纳川股份(万润)大洋电机康迪车业江淮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众泰庞大集团法兴华宝汽车租赁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杉杉股份普天新能源上海Evcard滴滴(快的)Uber神州租车易到用车利用核心零部件的市场话语权上升,整车厂市场话语权下降的时间窗口通过切入运营市场进行占据市场或赚快钱的行为。与传统汽车不同,终端消费习惯并未养成,针对全行业并不买单带来单品“一次成功,次次领先”的机会(如特斯拉)。做行业标准制定者,通过切入下游带动自身产品影响力提升。二者共同具备重资产特质,传统汽车销量承压,汽车经销商急于转型。车厂与下游互联网用车企业都有借力新能源汽车推广自身的诉求,但抛开商用车不谈,乘用车领域少有人愿做车辆所有者这一重资产冤大头。这给产业资本提供了空间。现阶段互联网用车企业对于推广新能源不甚感冒,更多的是做做样子。主要是由于短期内这一行为对企业发展并无法起到有效助力。通过政府政策倾斜、上游合作,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互联网用车企业改变用户需求的一块翘板。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客车融资租赁回顾客车融资租赁回顾客车融资租赁针对地补难拿的解决方案的本质通过为地方政府提供金融工具为政府减压,政府实际支付金额没有减少,以达到曲线拿地补的目的。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客车融资租赁回顾客车融资租赁回顾对于新能源客车运营而言,核心竞争优势就是政府资源与资金优势。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客车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第一阶段客车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第一阶段已完成阶段性胜利,将不是下一阶段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已完成阶段性胜利,将不是下一阶段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点根据工信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共计实现销售2.19万辆。目前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结构仍以城市公交客车为主。城市公交客车行业市场空间为不到10万量级,按目前趋势看,2015年新增城市客车中,新能源客车占比可达40%以上。客车迅速新能源化主要是由于补贴的大力支持。新能源客车销售主要受制于电池产能限制。如果电池产能放开,客车企业也许会希望居民都去买辆客车。随着补贴下调,新能源客车市场饱和后,会加速上游电池产能出现过剩。纯电动商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共计共计2015年1-6月(万辆)1.550.642.19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核心零部件厂商(动力总成)企业最为积极介入的新核心零部件厂商(动力总成)企业最为积极介入的新产业,动力总成企业大量介入有其内生的必然性:产业,动力总成企业大量介入有其内生的必然性:从需求角度考虑,政府买单的公交市场已经起来,消费者购买的乘用车市场消费习惯尚未形成。针对企业用户的商用车必然是现阶段的推广重点。从下游客户角度考虑,该市场介于政府买单(砸钱)与消费者购买(习惯不养成,划算也不买)之间。客户对体验要求不高,性价比高(划算)即可,给予运营可操作空间较大。从产品角度讲,整车厂商在该领域话语权最低:传统的交叉型乘用车(面包车)本身销售情况不佳;产品同质化严重;动力总成企业话语权较高。弱势整车厂也就乐得卖壳给别人拿去运营。盈利实现手段与客车租赁异曲同工,地方补贴仍需依靠公司力量取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厂商话语权上升可能会是暂时现象,整车厂动作已慢,核心零部件厂商抓住这一时间窗口通过运营抢占市场,为未来做布局(甚至抢占乘用车市场亦甚至抢占乘用车市场亦有机会有机会),避免再次沦为整车厂附庸。代表企业:代表企业:时空电动车捷泰新能源(科泰电源)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物流、环卫、市政、场地等商用车动力总成企业目前积极布局商用车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整车厂在该领域话语权较低。二、乘用车推广才是重中之重:推广主体分析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私人购买逐渐上量,但新商业模式几乎全部宣告失败乘用车:私人购买逐渐上量,但新商业模式几乎全部宣告失败如果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得不到推广,那么即使客车与商用车推广得再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失败的。按推广主体分类按推广主体分类:1、核心零部件厂商、核心零部件厂商与商用车不同,目前核心零部件厂商参与乘用车运营推广的热情远不如商用车,原因在于其相对弱势的行业地位,以及细分市场相对低(或者说尚未形成)的盈利能力。但核心零部件厂商想要在市场发展初期的时间窗口中占据主动地位,大格局依然在乘用车。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商用车推广卡位战略后包括已有的充电体系等先发优势。相关公司:时空(商用车领域购买东风车壳,乘用车领域与众泰合作)模式:购买、按月租赁、分时租赁汇聚财智共享成长2、整车厂商、整车厂商整车厂商是乘用车各种商业模式中出镜率最高的推广主体。无论是零部件厂商、产业资本还是互联网用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都无法绕开与整车厂商进行合作的路线。整车厂商掌握着车辆,然而目前为止无论是积极参与的,还是停留于表面功夫的,整车厂商的最终目的依然是通过合作将新能源汽车销售出去。积极参与乘用车运营的整车厂商代表企业: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等3、汽车经销商与租赁公司、汽车经销商与租赁公司二者的共同特点:具备重资产的特质。传统汽车销售压力加大,汽车经销商需要通过租赁等新模式盘活存量。汇聚财智共享成长4、产业资本、推广基金、产业资本、推广基金产业资本、推广基金等主体可分为两类:产业资本、推广基金等主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国家、地方政府、院校背景资金方:第一类为国家、地方政府、院校背景资金方:以完成推广任务为主要目的,作为新能源汽车出现初期的推广主体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诉求有限,典型的推广区域在各个“示范运营基地”,不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上量的主要推动力量。代表:普天新能源、上海Evcard等。第二类是包括部分国资与民资在内的产业资本、推广基金:第二类是包括部分国资与民资在内的产业资本、推广基金:该类产业资本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可能成为新商业模式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比如:杉杉新能源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科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股权投资基金、易到用车与海尔合作成立的海易出行等。资金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过程中的优势:能够承受相对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资金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过程中的优势:能够承受相对重资产的运营模式。汇聚财智共享成长5、互联网用车企业、互联网用车企业手里有车,或自身兼具汽车租赁公司与运营平台: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特点:本身就是重资产行业,增加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资产对公司影响不大,还能够起到宣传作用。缺点是难以大规模扩张。手里无车,主营汽车共享平台:滴滴(快的)、Uber。特点:自身轻资产,且难以愿意自己手里拿车,去做重资产。推广新能源汽车依靠与租赁公司合作甚至是专车司机主动购买。手中无传统汽车但有新能源汽车:易到用车。易到用车的传统专车市场使用共享平台模式,整合现有租赁公司资源;而其新能源汽车则是自己购买或租赁。通过易到用车的例子可以看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参与运营的行为尚未形成。汇聚财智共享成长5、互联网用车企业、互联网用车企业整整车车厂厂商商互互联联网网用用车车企企业业比亚迪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众泰奇瑞特斯拉滴滴(快的)Uber一嗨租车神州租车易到用车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出租车公司小微汽车租赁公司私人(法律灰色地带)合作现有桥梁(车辆持有者)新进入者?新进入者?整车厂商面临库存压力,一般不愿亲自介入运营,仍希望以合作为主。重资产行业,除私人运营外皆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能力。而私人运营如能大规模扩张,则推广已成功,又陷入因果悖论。轻资产运营者。不愿背负重资产,重资产运营者推广速度慢。三、乘用车推广为何屡屡失败?唯一在需求端成功的案例!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领域的推广为何屡屡失败?乘用车领域的推广为何屡屡失败?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本质区别:生产工具与消费品的不同。商用车产品严格遵循经济性原则,在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后,只要使用电动车较之传统车更为经济,用车企业无理由不使用。乘用车作为消费品,消费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与推动因素。即使上述问题短期内全部得到解决,同时电动乘用车经济性已确实的超过传统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使用传统销售模式仍将是缓慢的市场接受度逐渐提升的过程。在调查中人们为不愿购买电动车给出了种种理由,最重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Were simply not ready for it.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推广进度慢推广进度慢续航里程忧虑充电不便维保困难电池寿命忧虑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并不是本质!并不是本质!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推广不佳案例:华晨之诺乘用车推广不佳案例:华晨之诺只租不售上市日期2014年4月15日存在问题租赁方式过于严格必须试驾性能续航里程:150公里租赁不方便网店过少只能慢充:7-8小时充电不便利排他电卡及充电桩租金日租金:400元消费习惯没有养成长租月租金:7400-11000元本身品牌力薄弱三年租期每月7400元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推广不佳案例:上海国际汽车城乘用车推广不佳案例:上海国际汽车城基本情况基本采用荣威E50纯电动车长租与分时租赁并行(B2B2C,B2C)前30分钟15元,超30分钟后0.5元/分钟,每24小时最高180元运营四小时不亏钱,现平均运营2小时存在问题消费习惯没有养成网点密度低网点布局不合理上海停车位资源有限,拓展困难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电池产能解决后(很快),新能源乘用车推广在需求端压力将会凸显。目前电动出租车与电动专车在需求端推广最为顺利。电动专车更是成为了唯一在推广的需求端出现供不应求,甚至炒高了租赁费用的模式唯一在推广的需求端出现供不应求,甚至炒高了租赁费用的模式。消费习惯的养成阶段是成功的关键:该领域中,通过产品导入与补贴倾斜,消费者由无偏好消费习惯消费者由无偏好消费习惯向偏好电动车倾斜向偏好电动车倾斜,而在其它领域,消费者需要从偏好传统车直接向偏好电动车倾斜从偏好传统车直接向偏好电动车倾斜,难度极大。新能源专车供不应求的关键体现在专车/出租车司机偏好已经开始向电动车倾斜(经济性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型)的同时,乘坐专车及出租车的乘客由无偏好状态自然过渡到偏好电动车状态(补贴倾斜、乘坐感受更好)。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消费习惯养成(关键)额外重资产支持产品定位不合理销售租赁方式不合理购车购车保值回购特斯拉启辰晨风租赁租赁自驾自驾只租不售华晨宝马之诺(品牌力薄弱,定位高)分时租赁上海国际汽车城康迪“微公交”专专属属司机司机电动出租车深圳鹏程电动(与传统出租无偏好)电动专车滴滴(汽车租赁公司)Uber易到用车(汽车共享平台)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成功模式:易到用车成功模式:易到用车易到用车的新能源专车已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行驶3公里收费8元,乘客使用5元优惠券抵扣,实际只需支付3元司机端积极租赁新能源车型进行运营,目前已将月租金炒高了20%左右极车公社极车公社:选择特斯拉85Kwh Model S(约100万元)。此模式下,只需10万元会员费,及每月一定使用费,便可获得特斯拉所有权。易人易车易人易车:符合条件专车司机,缴纳远低于常规购车的首付款后,便可通过易到平台赚取专车收入。按月缴纳租金,期满后过户到自己名下。海尔产业金融易到用车海易出行租赁传统车队自购车创新模式极车公社易人易车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新能源专车现状新能源专车现状易到用车通过专门设置新能源选项实现补贴倾斜,产品供不应求。Uber在部分城市设置新能源、Tesla等选项,但可用车辆相对较少。滴滴打车目前尚未设置新能源选项,但滴滴专车在北京有概率叫到新能源车型。主要是由于滴滴专车基数较大而新能源基数不够,贸然设立新能源选项有可能叫不到车(如上图Uber)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乘用车推广模式分析新能源专车/出租车的供不应求集中体现在专车/出租车司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偏好倾斜上。而对于包括专车/出租车的乘客在内的潜在个人购车群体而言,依旧需要经历较长的由传统车向偏好电动车的接受度提升过程。通过运营车辆普及电动车乘坐体验有一定正面作用,但总体而言作用依旧有限。那么私人购买领域如何加速电动车推广?答案是:不需要!答案是:不需要!四、新商业模式下新能源汽车推动居民用车习惯的变迁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私人购买领域消费习惯是一个养成过程,创新商业模式可以加速这一过程,但无法直接改变。短期内,互联网用车企业需求可带动整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短期内,互联网用车企业需求可带动整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整车厂商、销售公司无论与用车企业直接合作,还是与租赁公司合作,都会直接、间接地得到销售量上的提升。互联网用车平台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营费大大低于传统汽车的特点推广出租及专车服务,车辆来源于租赁公司或是整车厂商,无需背负重资产模式。伴随着专车、租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扩张,重资产模式有望实现规模扩张能力。汇聚财智共享成长长期看,共享商业模式将打造未来用车习惯的变迁长期看,共享商业模式将打造未来用车习惯的变迁乘用车乘用车利用率的提高对于汽车行业本身而言,体现在两大方面:利用率的提高对于汽车行业本身而言,体现在两大方面:加速这一趋势的两大因素加速这一趋势的两大因素:整车保有量的下降:这一趋势初期并不明显,主要将集中体现于汽车保有量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购车需求中期看仍处于上升阶段。汽车迭代周期的加速:效率提升带来单车日均行驶时间的增加,进而加快汽车迭代周期。这一迭代周期有两层含义单车平均使用周期的下降与新车型上市周期的缩短。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渗透。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用车习惯的变迁:极端假设用车习惯的变迁:极端假设极端假设:在未来某一天,只存在有车的出租人以及没有车的租车人,即消费者不会购买私家车。居民出行全部依赖市面上的共享车辆,即出租车或是专车。共享经济极大完善,居民用车方便快捷。由于居民购车动力并非全部来源于解决出行需求,极端假设无法实现。但我们认为共享出行模式的普及将带动一二线城市居民购车需求下降这一核心假设依旧成立,主要基于:汽车共享发展带来购车需求下降私家车利用效率低下私家车利用效率低下:据不完全统计,一辆私家车全生命周期中仅有5%的时间处于使用过程,停车占据了15%城市面积。共享经济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单纯的专车模式在消费者眼中目前仍是出租车的一种补充,而拼车等模式的出现将加速消费者共享习惯的养成。代步购车需求下降代步购车需求下降:对于以出行代步工具作为首要购车目的的消费者而言,刚需在于出行而非购车。“专车+出租车”的出行模式花费小于全生命周期购车成本。共享经济模式下专车的普及带来出行便捷程度提高,将进一步削弱这类人群的购车需求。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出行效率提升需求强烈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出行效率提升需求强烈:中国人口众多且分布结构极不均匀,资源仍在不断向一二线城市集中。大城市消费者普遍饱受拥堵之苦,对出行效率提升需求强烈,将加大汽车共享需求。限购令等措施抑制了部分大型城市居民购车需求,这类购车需求将在汽车共享领域得到部分释放。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共享模式普及之下:共享模式普及之下: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极端假设之下:极端假设之下:整车厂商A整车厂商B整车厂商C经销商A经销商B经销商C租赁运营公司消费者A消费者B运营者A短期内考虑政策风险与个人运营市场需求的平衡,有制约的提升;长期将下降运营者B运营者C消费者C消费者D消费者E消费者F消费者G消费者H新增新增提升提升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新能源汽车与移动互联网同为加速这一趋势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与移动互联网同为加速这一趋势的必由之路共享商业模式之下,新能源汽车运营成本远低于传统汽车的优势得以彰显,而相对乘车者而言,成本敏感的运营者(取得营运资格证的专业司机/未取得营业资格证但全职工作的司机/利用业余时间创收人群)更愿意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并投入运营。1、成本优势、成本优势资料来源:比亚迪官方网站以比亚迪E6为例,该车型已在深圳市作为出租车推广数年。对于运营者而言,深圳新能源出租车并非没有问题:充电占用较多时间、司机“份子钱”多于传统汽车等。运营者综合收入相较于传统车司机并未有显著改善。但单就运营成本而言,E6成本确实远低于传统出租车。这成本优势也体现在更高的“份子钱”上。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专车通过补贴养成消费习惯,而未来不依赖补贴所能实现的低价将是专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新能源汽车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以目前滴滴推出的低价服务“滴滴快车”为例,如果补贴取消,则仅有新能源汽车能够为运营者实现有效盈利。起步价起步价距离费用(元距离费用(元/公里)公里)时间费用(元时间费用(元/公里)公里)滴滴快车滴滴快车01.50.25出租车出租车132.3每5分钟加收1公里低速等候费典型一次旅途:10公里,话费25分钟,其中低速等候时间5分钟。收费收费燃油成本燃油成本出租车出租车31.4约10元滴滴快车滴滴快车21.25约10元滴滴快车滴滴快车(新能源车型)(新能源车型)21.250元(用于租赁的新能源车型租金中往往包含充电费用)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对于新能源专车/出租车的运营者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租赁的模式来参与运营。该模式下,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都将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竞争优势巨大。这也是目前用于专车运营的北汽E系列供不应求,租金被炒高的原因。购买模式购买模式租赁模式租赁模式汇聚财智共享成长2、政策博弈优势、政策博弈优势2015年1月1日,交通部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将“专车”明确为“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一种,并要求约租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司机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允许其从事客运服务;二是车辆必须取得运输许可证,允许其从事营运活动。地方政府诉求博弈平衡关系平衡关系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司机管理车辆管理政策倾斜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出租车公司等)(出租车公司等)市场颠覆者市场颠覆者(专车等)(专车等)无论驾驶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司机管理都将是颠覆者面临的政策风险,但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诉求使得传统专车驾驶者面临风险更高。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司机更愿意使用租赁的模式,间接规避了政策风险3、租赁市场对于更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的汽车智能化要求更高、租赁市场对于更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的汽车智能化要求更高汇聚财智共享成长长期趋势:汽车共享时代的来临长期趋势:汽车共享时代的来临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汽车共享消费习惯养成,进而对电动车形成强大需求,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大幅提高。一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呈下降趋势,单车使用效率明显改善,迭代周期缩短。整车厂为应对趋势做适当调整: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积极参与下游运营等。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新能源乘用车推广走向新能源乘用车推广走向出租车市场更加依赖于地方政府决策,而出租车之外的专车等用于运营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迅速崛起。私人购买类车型主打个性化,消费者习惯缓慢养成。车型不断丰富,销量缓慢上升。运营用车主打性价比,迅速打开的市场使得“爆款”新能源车型进入标准化、平台化生产阶段,成本进一步下降;价格更加公允。带动运营市场加速扩张,进入良性循环。五、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居民出行新秩序之下,包括专车司机在内的运营者是崛起的一方新势力。这一部分人群是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最高的一类人群,也是对汽车租赁等新商业模式接受程度最高的一类人群。未来谁掌握了这一类人群,谁就能够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获得先机。这才是真正的新商业模式这才是真正的新商业模式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市场空间市场空间截止2014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亿辆。长期来看,如果未来共享用车能够占到10%市场份额,则为1500万辆,对应数万亿市场空间。考虑到居民出行习惯的改变将首先在一二线城市得到推广与普及,选取我国汽车保有量前十大城市。如果未来共享用车能够占到十座城市10%市场份额,则为300万辆,对应3000亿市场空间。(注:目前在售新能源车型补贴前均价20万元左右。出于运营用车对于性价比的偏好,同时动力电池价格战后售价将趋于合理,我们认为很快10万元级别的电动车将有望在该领域迅速普及)保有量前十大城市共计3091.7万辆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单车盈利能力远高于传统汽车。整车厂积极参与下游运营一方面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这是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拉动车型主要为注重性价比的10万元级别新能源车型,这是价的变化。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整车厂整车厂上游电芯行业价格战将有效消化补贴下滑的担忧上游电芯行业价格战将有效消化补贴下滑的担忧电芯产能瓶颈解决后,整车厂新能源车型销量主要取决于下游需求,上量成为关键。传统对标车型电动车型目前电动车型电池价格不变无补贴电动车型电池价格战,补贴后价格终端售价(万元)6.4816.989.989.98国补0.003.500.000.00地补0.003.500.000.00消费者购买价格6.489.989.989.98增值税1.102.891.701.70出厂价5.3814.098.288.28电机成本-发动机成本0.00-0.50-0.50-0.50电控成本0.001.001.001.00锂电池成本0.005.755.752.76产品成本4.579.829.826.83毛利率15%30%-19%18%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方运营方补贴的下滑考虑电池成本下降,综合到下游运营方,最终使用主流车型仍将是10万元级别车型。电动车型租赁费用的上涨动力来源于下游专车运营司机的积极参与。推广初期的租赁费用下,司机使用新能源汽车营运创收能力高于传统车型,推动租赁费用水涨船高。传统对标车型电动车型涨价前电动车型涨价后电动车型无补贴,价格下降终端售价(万元)6.4816.9816.989.98国补0.003.503.500.00地补0.003.503.500.00实际购置成本6.489.989.989.98租赁费用(万元/月)0.240.300.350.35租赁费用(万元/年)2.883.604.204.20年折旧摊销1.302.502.502.50运营租赁毛利1.581.111.711.71汇聚财智共享成长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者(司机)运营者(司机)目前专车司机由于享受互联网用车平台的补贴,基本上平均月收入达到万元级别。在不考虑该补贴之时,专车司机盈利能力如下(以滴滴快车与出租车比较为例):新能源车型供给有限,租金仍有涨价空间。传统运营车型竞争力不断下降。滴滴快车传统车型滴滴快车新能源车型滴滴快车新能源车型涨价后距离费用151515时间费用6.256.256.25单次旅程收入21.2521.2521.25燃油成本(行驶)700燃油成本(空驶)300单次旅程成本1000单次旅程利润11.2521.2521.25每日旅程次数302020月收入10462.51317513175月租金240030003500月盈利8062.5101759675六、投资机会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核心零部件厂商(动力总成)投资机会:核心零部件厂商(动力总成)商用车运营领域:市场话语权高、盈利能力强乘用车运营领域:市场话语权低、商业模式尚未形成短期内通过推广商用车实现盈利与商用车市场占领,长期看商用车推广过程实现地区市场占领(充电桩等),占据先发优势,通过与互联网用车平台合作的形式进军乘用车运营市场。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核心零部件厂商推荐标的:科泰电源核心零部件厂商推荐标的:科泰电源子公司捷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参与电芯生产,专注动力总成我们的推荐前提子公司捷泰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运营目前以商用车为主,提供充电服务,未来若进军乘用车市场,具有一定先发优势短期看捷星(盈利能力强),长期看捷泰(中期看商用车,长期看乘用车)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整车厂商投资机会:整车厂商整车厂商应对汽车共享的趋势,需要做出战略调整。积极拥抱这一趋势的有望脱颖而出。包括不限于:研发更加符合未来用车习惯的电动车型(高性价比、智能化),积极参与下游运营等。终端用户结构变化车辆购买主体变化整车厂商整车厂商广告、营销风格改变广告、营销风格改变车型设计、定位改变车型设计、定位改变推广对象改变推广对象改变销售模式改变销售模式改变需要更积极的参与运营需要更积极的参与运营平台化加速平台化加速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整车厂商推荐标的:江淮汽车整车厂商推荐标的:江淮汽车积极参与下游运营,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两方面。打造新能源汽车iEV系列平台,乘用车电动平台拓展到商用车,乘用车市场爆发后(基于用户习惯迁移逻辑,我们认为这一爆发时点会比公司想象的快),iEV平台可继续发力。iEV平台是现存的最适合于新能源专车市场的电动车平台之一。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汽车经销商投资机会:汽车经销商受累于传统汽车销售行业不景气,汽车经销商传统主业新车销售承受巨大压力,汽车经销商亟待转型。汽车经销商龙头主要转型方向集中在后市场,包括汽车金融、汽车服务、汽车租赁等。新能源汽车运营对于经销商而言,属于汽车租赁的一类。汽车经销商行业具有天然重资产特质,可持有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在新能源汽车运营车辆所有者端,有望成为主力之一。汽车经销商建议关注标的:庞大集团汽车经销商建议关注标的:庞大集团庞大集团手中持有大量北汽E系列电动汽车用于租赁,已开始与互联网用车平台进行合作。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产业资本、新能源汽车推广基金投资机会:产业资本、新能源汽车推广基金产业资本与推广基金可投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由于动力电池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弹性最大的子行业,因此现阶段资金流向动力电池行业上下游最为积极。动力电池电芯具有天然的寡头属性,高补贴下产业资本纷纷进驻,产能瓶颈解决后必然伴随产能过剩,且刹不住车。将直接进入价格战与寡头化的过程。未来产业资本追逐热点将由上游向下游过渡,新能源汽车运营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产业资本、新能源汽车推广基金推荐标的:杉杉股份产业资本、新能源汽车推广基金推荐标的:杉杉股份拟投资五亿元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杉杉股份本身已经是新能源汽车上游锂电池原材料龙头,由于动力电池在产业链中地位较高,上游原材料市场话语权较低。锂电原材料除受益于下游锂电池需求井喷之外,弹性相对有限。公司此前募投项目即包含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运营。通过成立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积极布局下游运营。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互联网用车平台投资机会:互联网用车平台互联网用车平台主要可分为轻资产模式:手中无车,专做平台;与重资产模式:手中有车,平台作为盘活存量与新业务而生。第一类平台型公司的主要代表为滴滴、Uber、易到。第二类公司的主要代表为神州租车。汇聚财智共享成长投资机会:互联网用车平台投资机会:互联网用车平台互联网用车平台具备显著规模优势,用户数决定一切,因此市场占有率是关键。未来市场仅能容纳少数巨头。重资产公司市场占有速度受资产规模限制,无法与轻资产公司相比,因此未来轻资产化、平台化是趋势。互联网用车平台A股投资标的不多,平台化与参与司机对于租赁的偏好养成给予了重资产的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营者巨大的市场空间。七、小结汇聚财智共享成长小结小结至此,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未来发展格局已较为清晰。上游最终属于电芯巨头:电芯行业具有天然寡头属性,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补贴的存在使得众多厂商纷纷进入、积极扩产。随着产能瓶颈的解决与国际巨头的进入,行业即将洗牌,最终形成以ATL、比亚迪、三星、LG等巨头为中心的寡头产业链。汇聚财智共享成长下游最终属于互联网用车平台下游最终属于互联网用车平台互联网用车平台汽车共享商业模式已经在一二线城市开始形成,所需要的仅是新能源汽车加速这一商业模式对于用户习惯养成的普及,即通过新能源汽车加速共享商业模式成熟。新能源汽车下游运营最终属于互联网用车平台。但互联网用车平台轻资产的特质决定了介于整车厂商与互联网用车平台之间的具体运营执行领域必然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积极开展基础充电设施建设、与互联网用车平台进行合作等方式主动布局新能源汽车运营的企业有望抢得先机。汇聚财智共享成长谢谢!新能源汽车研究员欧子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