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由公殿联盟独家整理淘宝店铺http://shop73121250.taobao.com/更多资料请联系QQ:2677674714[说课经验、说课稿]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说课稿《愚公移山》是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教材分析】《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本文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三年级阶段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里,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分析】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教学设想】《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教学步骤】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