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72年,一个布厂的染布工,用一箱肥皂和一台电动机,换回了创业的家当。当时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的小厂,会变成今天的样子:这家公司,2015到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55亿元、74.46亿元、86.5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81亿元、14.62亿元、20.9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31亿元、31.69亿元、38.03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3%、44.72%及45.84%。注意,这么大的体量,还能保持高速增长。三年营收CAGR为10.8%,三年扣非归母净利CAGR为46%。如今,它已是全球玻纤行业排名第一的巨头。可以说,中国玻纤行业的发展史,就沉淀在这家隐形冠军企业的财务报表当中。读到此处也许你会说:玻纤?听着咋这么传统,一点都不性感呢?可是,如果你这样认为,怕是要错过一门非常牛逼的生意。玻璃,乍一听是一种很脆弱、易碎的物质,可一旦把它加热,拉制成比头发还要细的玻璃纤维之后,便会变得像合成纤维那样柔软,并且还很坚韧。如果玻璃纤维拧成玻璃绳,就能做出“绳中之王”:一根只有手指那么粗的玻璃绳,能轻松吊起一辆大卡车而不断裂。因其绝缘、耐热、抗腐蚀,机械强度高,玻璃纤维被作为一种增强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建筑建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体育休闲等领域。没错,你身边很多肉眼看不见的领域,都有它的存在。如果没有它,在建筑领域,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会下降、水泥的寿命会缩短;在交通运输领域,火车轨道枕木的抗冲击性会降低、汽车零部件会变得笨重;在电子领域,电子元器件会变得绝缘不良,产品返工……这门生意,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目前,中国玻纤产量占全球的60%,而其中,有一家公司就占了全球产量的20%还多,在亚洲、非洲及美洲拥有多个生产基地。这家公司,名叫:中国巨石,主要产品为玻璃纤维及其制品。218人次阅读2018-12-1217:19:40A股|材料:中国巨石,玻纤行业如何抗周期——优塾指数★图文详情评论从1999年上市,市值6.4亿,做到了如今的市值408亿,CAGR24.4%。如果当年投资它,那么现在投资收益完胜中国房价。2000年至2008年,一共分红13次,平均分红比例为31%。▼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尽管多年坚持大比例分红,但在2007年至2010年间,其分红比例却突然降为0。接下来,从这个细节入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了:1)上图所见,零分红的几年里,这个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2)对于一个资金密集、产能致胜型的公司,什么时候是扩建新厂的最佳时点?3)在并购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