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_陈秋荣.doc
下载文档

ID:3499159

大小:162.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5-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酮类 化合物 药理作用 分析 陈秋荣
·254·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年 7 月第 7 卷第 21 期 China Prac Med,Jul 2012,Vol. 7,No. 21 3. 3 自由体位分娩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由于产程时间较传统体位缩短,因而减轻了产妇的体力消耗,及胎儿对软产道的压迫,而传统卧位产程时间长组织以形成水肿,组织脆性增加,加大了软组织裂伤的发生,增加了产后出血量,产程时 间长产妇疲劳易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在产程中产妇处于自主体位,更符合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更与自然分娩靠近。只要我们在产程中严密监护既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又可以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且调整孕产妇体位是一种简单无创的干预方法,能加速 [6] 产程进展,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保证母婴安全在当今,社会对母儿安全的期望值非常高,如何在充分试产的范内选择一个合适的界点,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的痛苦,保持其组织、器官的完整性,又保证新生儿质量。体现人性化服务。是我们妇产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徐铭军,吴新民.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006,22( 7) : 548-550. [2] 徐铭军. 阴道分娩镇痛相关热点问题.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志,2012,28( 2) : 548-550. [3] 李慧敏,廖玲. 镇痛分娩与产时体位护理的研究现状. 护士进修 杂志,2011,26( 9) : 792-794. [4] 张文亚. 产程中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对分娩的影响. 中国医学 工程杂志,2008,16( 7) : 78-79. [5] 王德智,范先阁. 坐位分娩. 国外医学. 妇产科分册,2009, 3: 134. [6] 万筱婷,邹小平. 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2009,32-4517. ·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陈秋荣 【摘要】 目的 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方法 总结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类的药理作用,以达到应用与临床的目的。结果 其药理作用可影响心血管系统、抗炎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系统调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 黄酮是一类多酚化合物,种类繁多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结构各异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可有助与临床应用。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构成为 C-G-C 方式,广泛存在于包括众多植物中,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生物活性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如下。 1 心血管系统作用 1. 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 注损伤组织,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轻发作 [1] ,其可 频率,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和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 能的机制为总黄酮可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 APA) ,延长 动作电位时程( APD) 。 1. 2 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As) 疾病进程的一个 主要原因为,低密度脂蛋白( LDL) 的氧化修饰,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抑制 LDL 氧化作用,抗平滑肌增殖,清除自由基,从而有 效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1. 3 扩血管作用 总黄酮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CEI) 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素 ( ET) 的生成,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从而 [2] 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 1. 4 抗凝血作用 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纤维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酶 [3] 。动物试验表明,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和 原时间 冰水浸泡法,造出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即血流变性呈黏稠状态的实验动物,通过饲喂山楂叶总黄酮( HLF) ,可显著降低红 [4] 细胞( RBC) 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从而改善血瘀状态 。 作者单位: 451100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药械科  银杏黄酮单独应用其抗凝作用不如蚓激酶,两者合用后抗凝效果加强,但溶栓作用并没有改善。 1. 5 抗血脂作用 维生素 D3 加脂肪乳剂造成大鼠高脂血 症模型,在给予了麦胚总黄酮类后,可显著提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实验性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5-6] 含量 。 2 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泌过程,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慢反应致炎物质,如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调节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直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穿心草中分离得到黄酮提取物可显著清除炎性因子,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醋 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作用 3. 1 抗菌作用 甘草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白色念 珠菌、黑根霉、灰葡萄孢、意大利青霉等真菌。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新型隐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的生长。 3. 2 抗病毒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芦丁能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黄芪总黄酮对人疱疹病毒( HSV21) 感染的豚鼠皮肤,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效 [7] 果 。异黄芩 282 甲醚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总之黄酮类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登 革热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具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年 7 月第 7 卷第 21 期 China Prac Med,Jul 2012,Vol. 7,No. 21 ·255· 一定的抑制作用。 3. 3 抗 HIV 活性 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 HIV 活性,其作用的靶点均分别为作用于 HIV 逆转录酶、HIV 蛋白酶、HIV整合酶,作用于 HIV 启动子,没有明确作用点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黄芩素可对抗中逆转录酶。 4 抗肿瘤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的增长繁殖具有显著地抑制 作用。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且二者之前具有显著相关性,抗自由基及氧化应激的能力强,则抗肿瘤抗癌的作用就会增大。黄酮类化合物或降低癌基因产物表达量,抑制 K-ms、N-ras 和 H-ras 基凶表达,在抑制癌基因表达和促进抑癌基因表达方面具有一定 的临床效果。 5 生殖系统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异黄酮,其化学结构与雌激素类似, 具有显著的类雌激素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天然的雌激素相似,可在体内与天然雌激素竞争性结合,从而直到调节雌性 [8-9] 激素其活性的作用 。从而延缓或减轻妇女绝经期的各种症状,对于一些与激素依赖性有关的恶性肿瘤疾病如子宫癌、 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6 保护肝脏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各种原因引发的肝损伤均有一定的保 护作用。如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再灌注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化学性肝损伤等。藤茶总黄酮对 HBsAg 和 HBeAg 的分泌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苦菜总黄酮可以减少肝脏谷胱甘肽耗竭,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四氯化碳或是酒精中毒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知母总黄酮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溴酸钾诱发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有 保护作用 。 7 消化系统的作用 甘草叶中的富黄酮成分,具有显著的治疗溃疡病和抑制  8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8. 1 镇痛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 制与钙离子拮抗有关,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弱,但是强于阿司匹林。芦丁黄酮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芦丁可提高小鼠嘶叫刺激阈值,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有效抑制小鼠 扭体反应。 8. 2 抗抑制作用 连翘黄酮化合物对于脑缺血再灌注实验 动物模型,有抗抑郁作用,对于绝望实验具有一定的改善 [10] 。 作用 8. 3 延缓衰老作用 淫羊藿总黄酮可延缓衰老,显著降低脑 组织 NO 含量,提高急性热应激下的应激能力,蜂胶黄酮能说 [11] 。 明其可以抑制 NO 的细胞毒作用,达到延缓衰老之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赵明,于影,邵慧杰,等 . 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 保护作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 12) : 918-919. [2] 朱海扬,曾慧兰.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山东药 学,2009,49( 17) : 114-11. [3] 程嘉艺,滕丹,孙静,等 . 沙棘总黄酮对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 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 7) : 3840. [4] 焦利萍 . 山楂叶总黄酮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的影响. 中国医药与临床,2008,8( 1) : 49-50. [5] 杨宇杰,王春民,党晓伟,等 . 山楂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 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草药,2007,38( 11) : 1687-1690. [6] 章红燕,侯桂兰,何福根 . 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心脑血 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 4) : 543-544. [7] 玄红专,胡福良,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 117-175. [8] 黎继烈,刘宗敏,钟海雁,等 . 金柑总黄酮对小鼠胃肠吸收功能 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 2) : 79-82. [9] 杨再,陈佳铭,陈学敏等,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若干研究结果. 中国饲料添加剂,2010,11: 44-45. [10] 石永平,汪海 . 高度富集黄酮类成分的贯叶连翘提取物抗抑 郁作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 1) : 4-7. [11] 蔡外娇,张新民,黄建华,等 . 淫羊藿总黄酮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 ( 6 ) : 胃酸过多的作用。高良姜提取的黄酮成份可以显著抑制实验 522-525. 动物的回肠收缩运动,其具有胆碱能受体、H 受体介导、钙离 子通道或对平滑肌直接起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