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20QJ10WLRJ032学科物理年级高一学期上学期课题必修第一册复习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1.实验中,将纸带与小车相连,下图是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可以通过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用平均速度xt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选填“有关”或“无关”)。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时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汽车前1s和前2s的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这个平均速度比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是大还是小?3.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OBCDEFA4.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和“站起”的动作,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绘制出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某次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右图所示,a、b、c为图线上的三点,有关图线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a→b→c为一次“下蹲”过程B.a→b→c为一次“站起”过程C.a→b为“下蹲”过程,b→c为“站起”过程D.a→b为“站起”过程,b→c为“下蹲”过程5.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保持v=3.0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长度L=2.0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从A端向右滑行,被传送到B端。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g取l0m/s2。求(1)行李到达右端时的速度大小;(2)行李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3)其它条件不变,仅将传送带的速度变为4.0m/s,行李从A端到B端的时间如何变化?答案:1.越小越好,有关2.前1s的平均速度更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这个平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