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protocol往往是科研汪们行走江湖时必备的武林秘籍,且一份真正靠谱的protocol绝对是神兵利器。而在免疫学研究之势如火如荼的今天,其实验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那么现在小鱼就把免疫学上最常用的基础实验(westernblot、免疫共沉淀、免疫组化及ELISA)的protocol介绍给大家。Westernblot(WB)WB是用特异性抗体对PAGE电泳的蛋白质样品进行着色,并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深度来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回复关键词“WB”,可查阅WB经验大盘点的文章,关键词回复的正确姿势请点击这里)Protocol:1从细胞中提取蛋白,并测定蛋白浓度含量。2取适量蛋白液与loadingbuffer(含有SDS和β-巯基乙醇)混合,加热煮沸5min,使蛋白变性后与SDS结合携带负电。3将变性蛋白进行SDS-PAGE胶电泳。在电压的作用下,带负电的蛋白质由上向下在凝胶里移动,且蛋白的分子质量越大,其迁移率越慢。4转膜:通过半干法或湿转法将PAGE胶上的蛋白转移至NC膜或PVDF膜上。5免疫印迹:封闭&敷抗体。6检测方法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及细菌的ProteinA或G特异性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将靶蛋白从混合体系中沉淀下来。该实验共包括了3种类型:IP(如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Co-IP和PulldownIP是只利用抗体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即可将靶蛋白从混合体系中沉淀下来。其中,CHIP便是由IP技术衍生而来。(回复关键词“CHIP”,可查看相关文章,关键词回复正确姿势请点这里)Co-IP是在细胞非变性裂解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下来,如果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PullDown是将靶蛋白的配体固化在亲和树脂上充当一种“诱饵蛋白”,当目的蛋白溶液过柱时,可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目的蛋白,洗脱结合物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即可。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及组织化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原位的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以下视频: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是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利用抗原抗体结合专一性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ELISA包括三种类型: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性法间接法(IndirectELISA)Protocol:1准备样品:样品来源可以是细胞裂解物或是血液中的蛋白混合物,用PBS进行梯度稀释。2将稀释好的样品加入96孔板,4℃过夜孵育,进行抗原吸附。3孵育后,用PBST清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