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第四单元第4案总第案课题:§4.3.2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2或3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科学思维:灵活依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力,进行合成或分解;科学思维: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解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科学探究:教学重点1、依据运动情况对物体受力分析2、牛顿第二定律的灵活应用3、教学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合成、分解2、牛顿第二定律的灵活应用3、高考考点课型新授教具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课前复习:1.怎样对物体受力分析,怎样求合力。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含义。课前练习: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倾角θ=30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⑴若斜面光滑,则物体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大?⑵若斜面不光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第1页共13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又是多大?解:(略),师生共同完成,主要规范步骤,总结解题步骤。一、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解题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⑵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图,明确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⑶正交分解,根据定律列方程⑷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解⑸必要时,对解的结果加以说明或讨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常用方法㈠、力的合成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所以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合外力的方向准确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再根据合力与加速度方向的一致性,可判出加速度的方向,反之亦然。再根据有关的角度或长度,由几何知识求解。例1.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g=10m/s2,sin37°=0.6,cos37°=0.8)⑴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⑵求悬线对球的拉力.解:(略)第2页共13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变式1:如图,光滑半圆形槽,半径为R,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距槽底高度为h,求槽运动的方向和加速度。解:(略)变式2: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楔形木块上,为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求水平推力的大小。解:(略)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小车,小车上吊着小球m,小车在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