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云南 峨山彝族自治县 第一 中学 2023 学年 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 达标 检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 B.P4 C.PCl3 D.NO2 2、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3、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 A.2,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C.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D.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4、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r(Y)>r(X)>r(W) 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XO3<H2YO4 C.单质熔点:X<Y D.ZWY是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电离平衡 5、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日常用品与对应主要成分正确的是 A B C D 用品名称 尿不湿 酚醛树脂手柄 有机玻璃相框 手工肥皂 主要成分 聚丙烯酸钠 苯酚 Na2O·CaO·6SiO2 硅酸盐 硬脂酸甘油酯 A.A B.B C.C D.D 6、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R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是ⅠA族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可能不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不是ⅡA族元素就是副族元素 7、氯化铵溶液的性质是(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不能确定 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 A.CO2、H2O 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C.工业制粗硅2C(s)+SiO2(s)===Si(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 D.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的中和热也为-57.3kJ·mol-1 10、若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NH4+)=2:3: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mol/L C.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D.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若使用催化剂,B点会降低 1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NaOH B.Na2O2 C.MgCl2 D.H2O 12、碳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已知:①H2(g)+ O2(g)=H2O(g);ΔH1= akJ·mol-1 ②2H2(g)+O2(g) = 2H2O(g);ΔH2= b kJ·mol-1 ③ H2(g)+ O2(g)=H2O(l);ΔH3= c kJ·mol-1 ④2H2(g)+O2(g) = 2H2O(l);ΔH4= 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a=b<0 B.b>d>0 C.a<c<0 D.2c=d>0 14、有一种星际分子,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 三键等,不同花纹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双键 B.该物质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C.③处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 D.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g2SO4固体与饱和NaCl溶液反应:Ag2SO4+2Cl-=2AgCl+SO42-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H4Cl溶液:2Cl-+2H2OH2↑+Cl2↑+2OH- 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D.KMnO4酸性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MnO4-+Fe2++8H+=Mn2++Fe3++4H2O 16、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铅蓄电池放电 风力发电 水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用3个能级,其中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其所在能层数的2倍,D元素与B元素同族,C元素与A元素同族,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数的一半。 (1)A、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E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D的氢化物中,B的氢化物沸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C-B键的键长有两类,键长较短的键为__________(填“a”或“b”)。 (4)E可与CO形成羰基配合物E2(CO)8,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熔点50~51℃,45℃(1.33kPa)时升华。 ① E2(CO)8为_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② E2(CO)8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合物H是一种用于合成γ­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C中的非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D→E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A的一种羧酸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属于α-­氨基酸,且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5)G的分子式为C12H14N2O2 ,经氧化得到H,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19、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 (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 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填写下列序号)(_________)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④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20、实验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取2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2%的CuSO4溶液和5滴5%的乙醛溶液,加热时蓝色悬浊液变黑,静置后未发现红色沉淀。 实验小组对影响实验Ⅰ成败的因素进行探究: (1)探究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编号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大量红色沉淀 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上层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 已知: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 ,生成亮黄色物质,加热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棕黄色的油状物质。 ① 能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 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 乙醛与新制的Cu(OH)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 分析实验Ⅲ产生的红色沉淀少于实验Ⅱ的可能原因:______。 (2)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编号 实验Ⅳ 实验Ⅴ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 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 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 依据实验Ⅰ→Ⅴ,得出如下结论: ⅰ. 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乙醛溶液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 ⅱ. 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______。 (3)探究NaOH溶液浓度与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影响程度的差异。 编号 实验Ⅵ 实验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 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 由以上实验得出推论: ______。 21、镉(Cd)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也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 (1)1.00gCdS固体完全燃烧生成CdO固体和SO2气体放出2.7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常温下,Ksp(CdCO3) = 4.0×10-12,Ksp[Cd(OH)2] = 3.2 ×10-14,则溶解度(mol·L-1)较大的是____ [填“CdCO3”或“Cd(OH)2”];若向含112mg·L-1 Cd2+的废水加碱调pH至9.0,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Cd2+)=____。 (3)一种鳌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用于去除含镉废水中Cd2+的原理如下: ①聚丙酰胺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 ②使用鳌合絮凝剂处理某含镉废水,镉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强酸性条件下,pH越小除镉效果越差,其原因是____。 (4)一种用电动力学修复被镉污染的土壤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实验前铁粉需依次用NaOH溶液、稀硫酸及蒸馏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 ②实验过程中铁粉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 ③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答案解析】 在NO3-中,价电子数为5+6×3+1=24,原子数为4,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以写出与NO3-互为电子体的分子为SO3、BF3等,故A正确; B. P4 价电子数为20,故B错误;C、PCl3价电子数为26,故C错误;D、NO2原子数为3,故D错误;故选A。 2、C 【答案解析】 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