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政治常识(1).pdf
下载文档

ID:3441929

大小:255.40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5-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哲学 政治 常识
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1 页 共 6 页 哲学政治常识 1.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成果。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以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8.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社会运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9.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和运用规律。12.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3.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主要联系。14.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15.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16.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17.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18.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现象都是本质某一方面的表现。否认现象和本质的对立或统一,都是形而上学观点。19.社会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实践形式。其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 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2 页 共 6 页 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20.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1.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2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3.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2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5.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2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28.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不同的各对抗阶级或对抗势力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9.国家是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必将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30.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32.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3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4.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至 1927 年大革命失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35.从 1927 年大革命失败至 1935 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36.从 1935 年遵义会议到 1945 年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阶段。37.1957 年至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是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的时期,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严重失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3 页 共 6 页 3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40.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反对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倡导起来的党的思想路线。4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2.独立自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根本立足点。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44.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4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46.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47.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自身统一、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团结同盟军的问题。4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49.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50.战略防御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51.正确认识与处理党内矛盾是达到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52.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主要的内容,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即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53.人民民主专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54.1952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了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4 页 共 6 页 56.邓小平理论,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5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8.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5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60.1979 年 1 月,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6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63.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64.“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紧跟时代的基本前提。66.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6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68.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后来被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5 页 共 6 页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2.1992 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仍然困扰我们的姓“社”姓“资”问题,再次提出了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三个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有综合国力的增强,才能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4.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75.“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76.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77.“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78.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79.所谓发展观,即是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进一步说,即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8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8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8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化。8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1)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2)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4)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6)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7)提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品牌 第 6 页 共 6 页 84.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成果。85.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86.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87.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观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88.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89.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度结合起来,协调好各种各样利益关系。90.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9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9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9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9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95.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96.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97.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98.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9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10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