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论下10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瑰宝,从《诗经》《离骚》,到汉乐府民歌,再到唐诗宋词,这些流传千古的古代诗词歌赋,无不散发着古文化璀璨的光辉,令人流连忘返、甘之如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渗透并使学生理解、扩展、吸收、运用传统文化,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文艺魅力,又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一、激发兴趣,了解传统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引导学生对古代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哲理、文学艺术等深入探索,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首先,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通过介绍伟大的作者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学习屈原的《离骚》之前,可以从介绍作者屈原这个人物入手,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他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政治家,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显著。这样一位在文学界赫赫有名的“诗魂”,必然会让学生产生敬仰之情,激发出对作者及作品探求的欲望。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离骚》这部作品,学生自然更容易入心入脑,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收入囊中。其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唱诵、播放教学片等方式引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古诗词一般具有词句优美、对仗工整、修辞运用得当、富有审美意象等特点。而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或者通过朗诵、甚至唱歌等都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不再枯燥,拥有乐趣,进而更容易进入文化知识的学习状态。二、立足教材,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教育专家经过仔细研究精心选取的,这些古诗词都是经典,不仅朗朗上口,富有文化意味,还是依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而科学编排的。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本身,将入选的古诗词一一吃透,抽丝剥茧,通过单篇讲述、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等方式给学生渗透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使之学有所得。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篇诗词是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的艺术成就,它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它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二人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斗争精神,为后世人们所称道,表达了人们向往爱情婚姻自由的质朴理想。这篇诗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情感生活,在文学界极具艺术代表性。再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一),可以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陶渊明开始,思考学习他是一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