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14期南方农业2023年7月Vol.17No.14SouthChinaAgricultureJul.2023139139龙宣任,龙丽妃,李锦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23,17(14):139-141.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技术龙宣任,龙丽妃,李锦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22)摘要马尾松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种植马尾松可有效促进种植地区经济发展。但是马尾松生长过程中会面临病虫害问题,若未能实现有效防治,则无法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基于此,以松苗叶枯病、马尾松赤枯病、松苗猝倒病、马尾松疱锈病、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和日本松干蚧为例,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关键词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技术;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43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截至2022年底,林场经营面积10万hm2,森林蓄积达700万m3,森林覆盖率87%。林场位于广西南宁市盆地的北缘,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土层以中厚土层为主,肥力中等,排水良好。近年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逐渐加大马尾松种植力度,每年可采收松脂10万t左右,有效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为保证马尾松种植效益,需要重点探究病虫害防治技术,从而降低病虫害的不良影响。1松苗叶枯病马尾松发生该病害后,病情会从幼苗下部针叶位置逐渐向上扩展。患病位置会出现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扩大发展成段斑。针叶发病后,导致幼苗死亡。松苗叶枯病的病原菌能够在病叶上过冬,如果病叶被埋入土内,病原菌存活率会随着埋深的增加而下降,第二年夏季时分,环境条件适宜时,会出现较多分生孢子,随风进行传播,导致松苗针叶受到危害。2020年,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松苗叶枯病发生面积4667hm2,发病率40%左右,病死树10万株,导致林场马尾松种植经济效率严重降低。针对这一病害,高峰林场积极采用无公害防治手段,病害发生当年完成防治面积3133hm2,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实现有病不成灾的生态安全防控目标,有效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概率,高峰林场将生石灰、硫酸铜、水按照1∶1∶(100~200)的质量比例混合后开展喷施防治工作,7d左右喷施一次,连续使用3次。松苗叶枯病高发期,高峰林场应用50%退菌特800倍液进行喷施,每7d喷施一次,连续2~3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马尾松赤枯病马尾松赤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该病害会对马尾松针叶造成危害,患病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