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二节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掌握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及表现;反垄断法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垄断行为。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垄断,泛指一切与市场竞争规则相违背的行为。•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作了规定,不正当竞争性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2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一)仿冒行为•1、仿冒行为的概念•仿冒行为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在自己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未经授权或者以其他的合法方式使用他人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谋取不当利益和竞争优势,给其他的经营者带来损害的行为。2、仿冒行为的表现形式•(1)仿冒他人合法外部标识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第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第二,假冒他人名称权的行为。•(2)仿冒他人产品的质量标志和产地,引人误解的行为•在未经授权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质量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和产地标志等等都严重地诱导了消费的误认,造成市场的混同,从而严重地损害了标志使用人、持有人的合法利益,对市场秩序造成混乱。•(3)不正当使用他人合法外部标识的行为•仿冒者为了牟取竞争的有利地位,虽然不直接在自己企业的名称、商号、商品以及商标中直接使用其他经营者经合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商标以及商号、字号等外部标识,但却对这些合法外部标识进行不正当的使用。(二)商业贿赂行为•1.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及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通过金钱及其他不正当的手段,收买客户或其他代理人,损害广大消费者和正当经营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不公平地剥夺其他经营者交易机会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2.商业贿赂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1)商业回扣•(2)价格折扣和回扣•(3)佣金3.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经营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