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复习之我见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化学与社会社会造就化学,化学服务社会,可见二者关系既密切又重要。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既应用于社会,又应用于中考。在2007年化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考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现在就中考总复习中“化学与社会”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和对策谈一点认识。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化学化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处处有化学生活处处有化学一、背景与地位二、特点与趋势三、内容与要求四、理念与目标五、复习与策略六、典题与精析七、思考与展望一、背景与地位西博格说:“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中国应积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和型社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对当前一些地方在对待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简单说就是一条——发展就是燃烧,烧干了资源,留下了污染,产生了GDP”。环境和能源问题是这次“两会”的关键词。一、背景与地位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在“基本理念”中的第3点和第5点中,都强调化学与生活、自然、STS(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强调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前言”指出“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课程性质”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特点与趋势1、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体现考查要求的能力性。2、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性。3、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4、考查内容基于课标和教材,源于社会现实,体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性。5、将考查内容分散在各种题型之中,体现考查方法的灵活性。(一)、人与社会1、化学与环境(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2)水的污染及其防治2.化学与健康3.化学与材料三、内容与要求二、燃烧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3、常用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4、化石燃料的合理使用5、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