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考讲座主讲人:赵俊荣教授2012年3月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教学方法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六、体育教学设计四、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原则七、体育教学案例评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一、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A代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B代表五个领域目标C代表六个水平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三维体系模型的解读1.三个层次及其递进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课程目标被分解为五个领域目标,每个水平级别都定义了该水平在五个领域的水平目标。2.所谓课程目标的实现就是五个领域的领域目标的综合实现。每个水平级别的五个领域都有各自的领域水平目标。3.领域目标随水平级别的提高(从水平一到水平六)而提高。各水平学段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的目标作为本学段的发展性学习目标。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方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过去是以运动项目来确定学习领域,现在是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采用按年级划分学生阶段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体育学习的特点,将1-12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按照不同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小学1-2年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