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走一步,再走一步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2、掌握灌、峭、嘲、纳、翼、遥、攀等7个字。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2、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二、简介作者莫顿·亨特(MortonHunt)(1927~1983),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等。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当你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文体解读本文是叙事散文。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