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预展课课时第一课时(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____顺序、____顺序、_____顺序。)四、反馈提升精读课文6~10段,思考并讨论: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五、达标测评1.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竺可桢(zhēn)翩然(piān)孕育(yùn)B.销声匿迹(nì)农谚(yàn)延迟(yàn)C.簌簌(sù)风雪载途(zāi)衰草连天(shuāi)D.经度(jìng)差别(chā)海棠(táng)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A.翩然(……的样子)销声匿迹(隐藏)B.次第(一个接一个地)风雪载途(装载)C.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草木荣枯(茂盛)D.悬殊(差异)周而复始(转一圈)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草长鹰飞衰草连天农谚灵敏B.北雁南飞冰雪融化显著物侯C.鸟语花香籁籁下落山脚丘陵D.割麦插禾草木萌发内陆孕育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2)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习重点同目标学习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二、自主学习1、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衰草连天()连翘()纬度()销声匿迹()蓑衣()阻挠()忌讳()悄然无声()2、走进作者::(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