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趋势异象之维:当代水墨的多样性演绎四川轻化工大学/李明怡摘要:20世纪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是一部关于“追随时代深化发展和革新艺术语汇表达”的演进史。80年代水墨艺术在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等文化艺术思潮中摸索前行,多元的90年代秉持对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此在性的回应,转向为文化身份问题以及当代水墨的合法性寻求立足之处。艺术家在解构传统水墨图示、媒材的基础上,展开当下性的水墨实践探索。鉴于此,如果我们希望水墨艺术在践约社会文化任务的同时,能够获取走向世界“新锐”艺术交流的有效通行证。那么就不能一味驻停于传统水墨符码的传承功能上,务必责无旁贷地行使艺术独立批判的考辨义务。在进行各方实验性探索之际,艺术家的注意力由水墨媒材的文化价值转向其身后的“观看认知”视觉结构,较之观者的参与,创作者运用水墨立义了一场催化和互动双轴协作下的独特视觉空间。关键词:水墨当代性媒材观念指代文化身份一、当代水墨之“当代”意欲何为当代的英文名词被译为contemporary。拆分来看,词根con为共同,tempor表时间,组合起来即共同时间。但同时间并非指均质化的时间,而是由多个时间和同在互构而成。由此,该概念并非扁平的线性时间结构,而是一个多结构状态。本雅明针对结构性时间指出,“现在”是历时与现时在空间上并置所得的时间,那么“当代”就涵盖了既往的历史要素。目前不少学者热议于将当代这一概念定论在时间划分之上,但本文认为脱离固化的单一时间轴才是解放非确定性、非中心化、异质性和多元论的当代概念的合理手段。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提出了一个鲜明观点:当代意味着“不合时宜”,较之过去的艺术相比是一种“断裂”。它作为这种“对抗”的维度,理应反思当下主流文化、世俗文化及权力意志对新的意义指向的规训。同时,她以马奈的《奥林匹亚》与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之间进行了对比,剖析该作品有意以平面化的深色背景脱离古典主义“可述的幻觉”,迫使观者目光的深度仅截停于画框的厚度,挑战了传统学院式的绘画规范。并且,通过现实手法强化了人体的真实性,使得坦然直视看者的“奥林匹亚”充满情欲的假象,创作手法以及人物神情的描绘再次成为当下不合时宜的出格举措。包括带着疑问表情的捧花的黑人女仆、同样凝视观众的、受到震惊的黑猫、屏风、门帘等构成戏剧性的潜在情节。马奈通过这幅画将艺术带入19世纪所讨论的种族主义、女性思想苏醒、男女平等等问题的背景中,从中揭下了上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