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8期实践探索·“三科”教学新闻“活动·探究”单元与信息技术融合策略探究靳秀明摘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可有效改变过于偏重阅读、理解、赏析的语文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在综合、多维、连续的语文活动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学习实践规律。本文探讨了新闻“活动·探究”单元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参与学习,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发生。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活动探究;教学方式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打破了传统的篇章组合方式,以任务为引导、活动为主题,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形成内容丰富且多元的组合形式。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新闻“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本单元须打破以单篇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凸显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单元教学目标要从单一走向综合,教学方式要从单篇走向群文,活动组织实施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依托任务活动支撑并实现整个单元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可有效改变过于偏重阅读、理解、赏析的语文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在综合、多维、连续的语文活动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学习实践规律。新闻“活动·探究”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可分单元课前准备、单元课堂教学、单元课后评价与反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融合、层层深入,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一、单元课前准备阅读是本单元的基础任务。首先,让学生了解新闻这种文体的基本知识,课前发布任务,布置上网查找新闻相关知识资料的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新闻的文体知识形成初步认识,为新闻阅读做好准备。其次,采用微课帮助学生掌握新闻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新闻体裁及主要特点,把握阅读新闻的方法,为学习新闻阅读打好基础。第三,备课时,教师需借助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为课前准备提供丰富的学习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文本材料、学习任务单、导学单等,促进学生对新闻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这样,学生的预习就不再是停留在阅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扫除文字障碍等低阶思维,而是转向知识汲取的高阶思维。学生在课前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单元任务,还可以自主检索与新闻有关的资料,并通过网络进行课前资料准备,对自己尚不理解的问题,如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之间的区别,同学间可以交流讨论。教师则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