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第38卷第2期邢台学院学报JOURNALOFXINGTAIUNIVERSITYJun.2023Vol.38,No.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邢台市开发区棚户改造社区语言景观研究——以X街道某三村居为例边婷婷(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以河北省邢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X街道某三村居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对所获语言景观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三个村居的语言景观中官方景观占据数量优势,整体呈现“单语突显,汉语主导”的特点,景观用词具有大众化和通俗化趋向。采样区语言景观建设符合国家语言规范、注重思政建设、遵从受众设计原则,但仍旧存有表达粗疏、缺乏维护、表意不明、特色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主体作为城市空间生产的核心力量,可通过超前谋划、全局联动、后续跟踪努力提升棚改空间话语建构能力。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棚户区改造;语言生活;语言景观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58(2023)02-0030-07语言景观作为城市语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透视社会现实的“多棱镜”,不仅能够为城市提供语言信息服务网络,还在一定限度上建构了城市的精神人文空间[1],并使得社会语言学的描写对象从语言使用者延伸到了语言使用的空间[2]。国内学者多聚焦于南方城市街区的语言景观研究[3-8]。事实上,除典型的大中小城市街区外,真实的社会生活还存在诸如经济开发区棚户改造区域的特殊公共空间,这一城乡过渡区正在经历着城镇化的演变,既是本土居民难以割舍的故土,又是外来务工人员临时租住场所,有别于城市或乡村语言景观实态。因此,棚户改造社区这一特殊公共区域的语言景观同样值得关注。“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9]《“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强调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表明新型城镇化以提升城镇质量为主,强调以人为发展核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此需要时刻关注居民生活实态,而这可以通过语言景观的研究窗口进行透视。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城乡过渡区的语言景观,但多聚焦于南方地区特大城市,如广州[10]、上海[11]等。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为改变北方棚改区语言景观的失语性表达现状,文章聚焦于北方地区中小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棚户改造区域这一特殊的社会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