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3,2023Genera.No.1922023年第3期(总第192期)Journal��of��Qiqihar���Teachers��College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为语文课程的变革性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语文学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承担着培养“德才双馨”全面型人才的重任。语文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领引者,其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显得至关重要。一、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一)构建素养型的语文课程目标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目标,它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期待和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几个阶段,越来越强调发挥语文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独特的教育优势。在“新课标”中,相较于以往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它是第一次明确提到语文核心素养,并指出其核心内涵,强调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并在真实情境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得以积累表现和拓展延伸。“新课标”立足于“核心素养”,凸显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学科属性和育人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又与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互衔接、一脉相承,收稿日期:2023-03-11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校级智慧教育专项课题“跨学科智慧课堂模式建构及实践路径探索”(项目编号:YZH22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秋灵(1997�—),女,湖南省湘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了素养型目标、结构化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新的变化特征。要想发挥“新课标”的引领作用,把握语文教育育人价值以落实核心素养,离不开语文教师的辛勤耕耘,其中语文教师的素养和关键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又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语文教师要持续培育自身的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创造素养和评价素养,并通过内化课程理解,为语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通过融合深度思考,激活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力;通过重塑自主学习,从分散走向整合的语文教学思维等路径发展关键能力。关键词:必备素质;关键能力;“新课标”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23)03-0095-04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