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12期南方农业2023年6月Vol.17No.12SouthChinaAgricultureJun.2023182182刘永常,柳文玲,邹哲,等.新化县再生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2):182-185.新化县再生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刘永常1,柳文玲1,邹哲1,彭成2,胡莲1,邹美汝1(1.新化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新化417600;2.娄底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娄底417000)摘要随着“‘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三一工程”)工作的深化,提升水稻种植产量的方式已经逐渐向着再生水稻的方向转变。为实现提升再生水稻产量的目标,简述了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再生稻的生产现状、示范成效等,分析了目前新化县再生稻推广中存在的政策支持不够、没有配套保险服务、配套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从加大财政投入、出台配套保险、加强宣传培训、落实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生产建议与推广对策。关键词再生稻;示范推广;发展对策;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图分类号:S511.42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57再生稻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在头季收割后,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促使稻桩重新发苗、长穗,是一种只进行一次稻田耕整、育秧和栽插,收获两季稻谷的稻作制度。2017年开始,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大力示范推广“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粮食周年生产模式,再生稻生产行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新化县一种经济高效的稻米增产增收办法,并将逐步成为水稻种植的主要模式。笔者针对目前新化县再生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再生稻的发展建议与推广对策。1新化县再生稻生产现状1.1面积逐年增加新化县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00m以下,温光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比较适宜发展再生稻[1]。2021年,新化县快速扩大再生稻种植规模,在创建333.33hm2高产示范基地的同时,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再生稻种植面积3333.33hm2。再生稻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石冲口镇、维山乡、圳上镇、琅塘镇、洋溪镇、孟公镇、西河镇、桑梓镇及科头乡等地,从事种植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植再生稻面积6.67hm2以上的有33户,占总户数的82.5%。1.2产量有新突破根据2020年、2021年对示范片进行的测产结果,正中村种植的甬优4149头季最高667m2产量达到822.4kg;南中村种植的凤两优464、沙井龙村种植的晶两优1237等5个示范片的优质稻,667m2产量均在600kg以上[2]。核心示范片的再生稻表现突出,直观效果可比晚稻,产量再创新高,平均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