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总第592期No.16,2023SumNo.592JournalofScienceandEducation1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在思想道德素质层面上呈现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强大的同理心、注重逻辑思维表达、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断改善。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其在情绪价值、综合能力上仍有所欠缺,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来,社会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高校为了实现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时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上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践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理工科学生表现出心理压力过大、知识面狭窄、存在交流障碍等问题,对其走向职场产生不利影响。(2)在长期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的数字思维能力远超于形象思维能力,以解题问题为最终目标的训练方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但却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上的欠缺[1]。一方面锻炼了理工科大学生攻坚克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丧失了创新性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减退,更多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自我意识较强,如果一项任务违背了其自身的认知逻辑体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任务就难以推进。(3)理工科专业学习课程难度高,内容量大,自主学习多,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因此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内进行自我提升。在此前提下,理工科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将会大幅度减少,即使有一定的空余时间也会选择休息。不参与课外活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与社会背离,不了解时代热点,与人的交流少,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团结意识。(4)理工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基本为自然世界中的公理性知识,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运用程序化的处理方法,得到具有极强科学性的结论。正是理工科学生对真理的绝对追寻,看问题会更为直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容易挣扎,不愿换个角度思考。这更容易使理工科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积聚了大量负面情绪,近年来理工科学生抑郁、焦虑、双向情感障碍的人数有明显上升的趋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尹强1涂皘2(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241)摘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