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产品TECHNOLOGYANDPRODUCTS编者按:栏目以杂志理事会会员单位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展示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展示国内外网信领域最新技术与产品,全方位及时展现网信技术产品发展趋势。近3年市场规模实现翻番、“VR+”新业态不断涌现虚拟现实规模化应用加速快速崛起的虚拟现实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规模扩大,新技术演进提速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28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3.9亿元,市场规模实现翻番。预计未来3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3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虚拟现实产业链条长,主要涵盖内容采集、制造、终端呈现、应用等多个环节。”董桂官介绍,看技术,近眼显示、影像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加速迭代,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融合创新;看终端,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多形态的虚拟现实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服务打破单机限制,向云化路径发展;看应用,教育、医疗、影视、体育等应用领域内容供给持续丰富,“VR+”新业态不断涌现。“作为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在赋能行业发展方面成效初显。”全国音视频标委会副秘书长赵晓莺表示。赋能产业,多场景应用融合《行动计划》提出,以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发展新局面,以虚拟现实新业态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目前,虚拟现实与行业融合技术方案呈现出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百花齐放的态势。”赵晓莺说。以文旅业为例,虚拟现实的应用形式已由早期的VR虚拟建模场景,发展到现在基于实景采集、构建沉浸体验、提供丰富交互的较为成熟的形态。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区,基于百度希壤平台,用户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一键抵达景区,自主设定数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走世界”。同时,虚拟现实已渗透到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不同领域,VR教室、VR驾校等已取得一定规模应用。“尤其是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以往的培训规模往往受制于设备、场地等多方面资源约束,有了虚拟现实,能大幅降低培训成本,并减少实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董桂官说。补齐短板,基础体系加快完善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