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4期(总第45期)75新媒体研究NEWMEDIARESEARCH在后疫情时代,不确定性等压力源的增加,部分青年出现迷茫、无奈等情绪,在网络空间中输出具有“摆烂”意味的文字、图片、表情包等,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以此达到自我放松的效果。对“摆烂”话语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不过是“丧文化”的最新表现形式。①几年来,“丧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大丰富,从“葛优躺”“佛系”到“反内卷”“躺平”再到现在的“摆烂”。这些话语的流行和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青年的焦虑心理,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摆烂”等负面情绪愈演愈烈,逐渐从网络语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其终究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长久流行会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以“摆烂”为话语符号的“丧文化”新潮(一)以“摆烂”为话语符号的“丧文化”流行“丧文化”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其与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逐渐恢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稳步增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社会竞争逐渐加剧。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学业、工作、住房等问题无形中带给他们很大压力,他们对未来十分迷茫。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自我存*本文系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大学生突破‘摆烂’思维路径探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项目编号:YCS22241002)阶段性成果。【内容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具有“摆烂”意味的表情包、图片、文字大量涌现于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中,“摆烂”话语作为“丧文化”的最新表现形式,逐渐从网络语境延伸至现实生活,影响高校大学生凝聚奋斗意识、劳动意识和担当意识。本文分析了这一现状,并就政府、学校和学生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形成合力消解“丧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坚定信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关键词】“丧文化”;“摆烂”;新媒体;影响;对策马学敏张彩红新媒体视域下“摆烂”话语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在感,迫切需要一个情绪发泄口,致使“丧文化”得以流行。加之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丧文化”迅速传播。纵观“丧文化”的代表话语,其代表的负面情绪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深。最开始的“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