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小学教研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杜玉光(烟台市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山东烟台264003)摘要: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学校、家长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更加重视。而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但是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育研究者和教师一起探索。文章主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希望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关键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素养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观念素养数学观念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周围环境和各类事物认知的一种数学思维。观念素养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智力活动,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图式,便于发展学生在相似观点、事件或问题上发现规律与联系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念素养:数感观念、符号观念、空间观念、分析观念、模型观念。其中数感观念是指能够理解生活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通过自己的认知正确表达具体情形下的数量关系。符号观念是指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数学符号的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数学符号来解决问题。空间观念是指能够根据平面图形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几何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分析观念是指通过搜集、获取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结果做出判断。模型观念是指能够将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构建成模型,得出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在模型中解决问题。(二)实践素养数学实践素养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运算能力是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知识和数学运算规律对数学算式和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这一点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在面对问题时做到合理的推理和分析,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三)创新素养创新素养,即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养成品质,是个体实现自我终生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体现自我存在价值必需的品格和能力。小学数学创新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包括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归纳,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数学创新素养的培育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四)情感素养情感素养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