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程实体质量控制三、工程实体质量控制1.地基基础工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对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槽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应有经设计单位确认的地基处理方案,并有处理记录。2.钢筋工程(1)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2)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浮浆、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3)预留钢筋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钢筋的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为5mm内。对伸出混凝土体外预留钢筋,可绑一道临时横筋固定预留筋间距,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对预留筋进行修整。(7)保证钢筋位置的措施到位。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间隔件的安放质量进行检查,钢筋间隔件安放方向应与被间隔钢筋的排放方式一致;钢筋间隔件安放位置、安放的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规程规定。(8)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连接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焊接接头以及预埋件钢筋埋弧焊T形接头,应分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10)箍筋、拉筋弯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箍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设防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圆形箍筋两末端均应做不小于135°的弯钩。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并符合规范要求。(13)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3.混凝土工程(1)模板板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表面平整度偏差为5mm,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表面平整度偏差为3mm。(3)模板的各连接部位应连接紧密。竹木模板面不得翘曲、变形、破损。框架梁的支模顺序不得影响梁筋绑扎。(4)楼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按规定单独设置。(5)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严禁将洒落的混凝土浇筑到混凝土结构中。(6)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构件边缘不应小500mm。(7)后浇带、施工缝的接茬处应处理到位。为确保质量,后浇带、施工缝可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4.钢结构工程(1)焊工应当持证上岗,在其合格证规定的范围内施焊。(2)一、二级焊缝应进行焊缝内部缺陷检验。采用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