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知识复习一、知识结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会形成沉淀会形成分层特征:均一、稳定定义: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度量:溶解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体积分数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注意事项:1、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2、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3、溶液是混合物,不一定是液体,不一定是无色的。三、溶质、溶剂的判定方法:1、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2、固液互溶、气液互溶,液为剂。3、液液互溶,量多为剂。(水例外)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现象不同。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事项: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必须与溶质对应。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①升高温度②加入溶剂③减少溶质①降低温度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溶质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①在一定温度下,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事项①一定温度下(决定溶解度大小的关键因素)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单位是克(四要素缺一不可)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室温20OC)易溶S>10克可溶S>1克微溶S<1克难溶(不溶)S<0.01克四、溶解度的计算: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成正比,可以计算某物质的溶解度。五、气体的溶解度规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定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图象上的点的含义:曲线上的点、曲线下方的点、曲线上方的点。3、曲线的坡度的含义:(1)曲线越徒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就越多。(2)曲线越平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小,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就越少。4、规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