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是难于直接测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呢?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何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定义呢?1、条件:在下2、标准:在中3、状态:达到时4、单位: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g/100g(溶剂)如: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0g,就是指20℃时,100g水中溶解食盐达到饱和时的质量为36.0g(或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36.0g)。物质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食盐NaCl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蔗糖C12H22O11溶解度/g0.16521.536.088.0192204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见教材P.169页)溶解度曲线图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2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填空。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2、图6-17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影响最小的物质是。3、在0℃时,图6-1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g。80℃时140g硝酸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5、0℃时,用100g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溶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出氢氧化钙约g。(见教材P.170页)温度升高,物质溶解度增大。硝酸铵食盐硝酸钾、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食盐、硝酸钠、硝酸铵不饱和0.0750(1)查找某些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2)观察得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4)根据某温度时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5)推断物质结晶的方法。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仅跟气体的性质有关,还跟压强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反之,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怎样的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结归纳1、溶解度定义2、溶解度曲线绘制及应用3、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①固体溶质的性质②温度③压强④溶质的质量⑤溶剂的质量⑥溶剂的性质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⑥D、②④⑥2、生活中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气泡冒出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