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传统内容(如鸡兔同笼)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难点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判断一组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方法.学生已具备了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列二元一次方程时,如何寻求等量关系,放手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老牛和小马的对话(记作§7.1A);第二张:“希望工程”义演(记作§7.1B);1/9第三张:做一做(记作§7.1C).●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小学时,我们就解答过著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呢?[生]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根据题意,可得:2x+4(35-x)=94解得x=2335 -x=35-23=12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生]不用方程也可以解答:如果让每只鸡都抬起一条腿,让每只兔子都抬起两条腿,即让它们表演“优美动人”的“金鸡独立”和“玉兔拜月”,这样它们一共抬起了94÷2=47条腿,并且只有47条腿着地了.接着让鸡飞上蓝天,让兔练习“金鸡独立”,也就是每只兔子只有一只腿着地,这样着地的腿数又减少了35条,而只有47-35=12条腿着地了,并且有一条腿着地,就有一只兔子,所以应该有12只兔子,35-12=23只鸡.[师]这两位同学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都非常精彩,特别是第二位同学.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们.接下来,老师说一种新的思路.在上面“鸡兔同笼”的问题中,我们会发现它有两个等量关系: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35;鸡的腿数+兔子的腿数=94.如果我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这时我们就得到了方程x+y=35和2x+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