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目标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4.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体会研究几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教学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具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长短比较例1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A.ABCDC.AB=CD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由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得AB>CD,故选B.方法总结:比较线段长短时,叠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探究点二:线段的中点及长度的计算【类型一】根据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例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如MC比NC长2cm,AC比BC长()A.2cmB.4cmC.1cmD.6cm2解析: 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AC=2MC,BC=2NC,∴AC-BC=(MC-NC)×2=4cm,即AC比BC长4cm,故选B.方法总结:根据线段的中点表示出线段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未知线段的长度.【类型二】已知线段的比求线段的长例3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的三部分,点E是线段AD的中点,EC=2cm,求:(1)AD的长;(2)AB∶BE.解析:(1)根据线段的比,可设出未知数x,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x的值,根据x的值,可得AD的长度;(2)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BE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解:(1)设AB=2x,则BC=3x,CD=4x.由线段的和差,得AD=AB+BC+CD=9x.由E为AD的中点,得ED=AD=x.由线段的和差,得CE=DE-CD=x-4x==2(cm).解得x=4.∴AD=9x=36(cm).(2)AB=2x=8(cm),BC=3x=12(cm).由线段的和差,得BE=BC-CE=12-2=10(cm).∴AB∶BE=8∶10=4∶5.方法总结: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探究点三: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及两点间的距离【类型一】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例4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缩短航程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