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过程;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方差、标准差;3.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4.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学习过程】本章前面曾经有一个图,反映了甲乙丙三个选手的射击成绩。显然,图中甲的成绩整体水平比丙的好。那么,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如何比较呢?除了平均水平外,是否还有其他直接反映数据的信息呢。活动1:认识极差、方差、标准差1.(1)估计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具体算一算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并在图中画出纵坐标等于平均成绩的直线;(3)甲乙的平均成绩差不多,但好像稳定性差别挺大的。你认为哪个选手更稳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4)一般地,你认为如何刻画一组数据的稳定性。学习链接1运用•巩固2/42.分别求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极差、方差、标准差,说明选手更稳定。甲选手:极差=;方差=;标准差=;乙选手:极差=;方差=;标准差=。选手更稳定。活动2:在实例中感受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关系1.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克的鸡腿,现有3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丙3个工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个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如下图所示:707274767880甲厂(1)观察上图,你认为哪个工厂抽取的鸡腿更符合要求?你是如何“看”出来?(2)依次求出三个工厂抽取的10个样品的极差、标准差、方差,并与自己圆心的估计进行比较。反思•交流2.极差、方差、标准差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选择统计量刻画数据的波动水平方面,你有哪些经验,与同伴交流。活动3:探索用计算器求极差、方差、标准差1.探索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与同伴交流。提示:与求数据代表类似,总得先进入统计状态,依次输入数据,只是最必要的时候,查看说明书。707274767880丙厂3/4后选择的统计量不一样了;另外,多数计算器没有方差键,可以先算出标准差,然后再平方。运用•巩固2.用计算器求三个工厂鸡腿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与原来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活动4:自主反馈1.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高低不平的台阶。如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两段台阶有哪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