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时一次函数的应用INCLUDEPICTURE"../练出高分.TIF"\*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A组.TIF"\*MERGEFORMAT(7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24分)1.[2014·台州]如图15-1,把一个小球垂直向上抛出,则下列描述该小球的运动速度v(单位:m/s)与运动时间t(单位:s)关系的函数图象中,正确的是(C)【解析】一个小球垂直向上抛出,小球的运动速度v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是为0,小球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加.2.[2014·泸州]“五一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km的某地,图15-2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与汽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km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C)A.2hB.2.2hC.2.25hD.2.4h图15-2【解析】设AB段的函数解析式是y=kx+b,y=kx+b的图象过A(1.5,90),B(2.5,170),解得∴AB段函数的解析式是y=80x-30,图15-1离目的地还有20km时,即y=170-20=150km,当y=150时,80x-30=150,x=2.25h.3.[2015·重庆]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min),所走的路程为s(m),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5-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minB.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70mC.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6600mD.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图15-3【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在40~60min,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中途休息的时间为60-40=20min,故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当t=40时,s=2800,所以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2800÷40=70(m/min),故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3800m,故错误;D.小明休息后的爬山的平均速度为(3800-2800)÷(100-60)=25(m/min),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2800÷40=70(m/min),70>25,所以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故正确4.[2015·烟台]A,B两地相距20km,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15-4中l1和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①乙晚出发1h;②乙出发3h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km/h;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C)A.1B.2C.3D.4图15-4【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乙比甲晚出发1h,故①正确;乙出发3-1=2h后追上甲,故②错误;甲的速度为12÷3=4(km/h),故③正确;乙的速度为12÷(3-1)=6(km/h),则甲到达B地用的时间为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