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教材分析: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人教版第十册教材,本单元是一个从低、中年级延续过来的向学生介绍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歌舞的重要单元。帮助学生树立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学共同繁荣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值得学习的。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锅庄是藏族民间舞蹈,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羌族因居住在四川西部,故锅庄也成为他们喜爱的民间舞蹈的一种。歌曲为五声调式,但最后三小节突然交替到宫调式,旋律进行以四度上扬为其特色。如“51”、“25”、“62”、“51”等,表现了开朗、活泼的心情;节奏前疏后密,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这首歌短小精悍,易学易唱易记,还具有舞蹈性,适合于边唱边舞。学生分析:从上学期开始,我的研究专题是“音乐课中音准的培养”,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五年级学生在感知音乐旋律的过程中,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初步感知乐句段落的变化,能用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进行歌唱,并对歌曲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创编,有一定的表演表现能力。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歌舞。如本课时设计的听歌曲回答民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听歌的快乐,及学跳锅庄舞等环节的设置,更好的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设计理念:本课充分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重视实践,鼓励创造,融合其它学科知识,使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与程度,及时采用各种评价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歌曲深切体会羌族儿女在祖国大家庭里对幸福新生活的赞美之情。2、引导学生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等活动中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激发其美的体验,愉悦的享受。3、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附点音符及重音记号处的准确演唱。在浓郁的音乐中简单了解羌族。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跳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教学难点:民歌的表现手法,如重复节奏的运用等,曲中的八度大跳音程及2·1│2·5│的音高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