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1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4No.12023年1月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Jan.2023新时代·新青年·新学术:博士生论坛DOI:10.13438/j.cnki.jdxb.2023.01.017传统儒家文化视域下生命教育的意义与逻辑*郭庆(博仁大学中文国际学院,泰国曼谷10210)摘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儒家文化因其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具体意蕴包括生命可贵与坚韧的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安顿寻求的生命情感教育,彰显生命价值所在的生命责任教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命本身如需得到关照和滋养,必然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映照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中传承和延续着对生命关注的精神传统,其过程在于以“文”的感化为本,塑造教育主体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重塑生命教育价值的时代导向;以“仁德”的教化为基,丰盈生命内涵,渗透贯彻“精神生命”教育的核心保障;以“行事”的实践为要,扩展“社会生命”宽度,共筑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以此为基础,就传统儒家文化对生命教育的推进,可以生命的协作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的内化,润泽生命底色;以生命的价值释放实现生命教育的深化,丰盈生命层次;以生命的诗意情结实现生命教育的升华,绽放生命雅致。关键词:儒家文化;生命教育;生命价值;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章编号:10074074(2023)01015011作者简介:郭庆,女,泰国博仁大学中文国际学院博士研究生。作为人类发展永恒的话题,生命教育是古今哲人们特别关注的命题。其之所以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现代价值,是因为它致力于对自我生命与他人、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关系探究,回答了诸如人们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感悟生命意蕴、探寻生命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精神生命荒芜、生命价值困顿等现象。有学者将其归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并直指这种教育的缺失已然成为教育不能承受之重。而中国传统文化涵盖着安顿人身心、开发人德性与智慧的价值功能,在对生命存在、生命修行、生命旨归的关注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人生智慧与人生哲学[1]。牟宗三先生也讲到:“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2]生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和文化使命。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和生命教育理念,传承和延续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