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赵代娣张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工程学院摘要: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一种体现,是新时期“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作为专业建设的文化内涵,本研究在阐述工匠精神内涵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对工匠精神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关键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从事某种行业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质。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新时期国家所倡导的工匠精神非常吻合。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承担起领悟、宣讲、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责任,培养新时代技能型、创新型、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有专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实施阵地,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沃土,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必不可少。1.工匠精神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竞争力指数看,202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而这背后中国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基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学生毕业后承担船舶设计、制造、船舶维修等的重任,是“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树立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一定发散思维及创造创新能力,为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培养潜在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2.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2.1课程内容中缺乏对职业道德的培育对职业道德的培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