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卷第1期湿地科学与管理Vol.19No.12023年2月WETLANDsCiENCE&MANAGEMENTFeb.2023繁殖是鸟类生活史的重要阶段,是维持种群数量稳定的关键时期(崔鹏等,2013),而巢址选择是鸟类繁殖的一种基本行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巢址利用特征,有利于了解其生境需求,对物种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有重要意义。利用人工巢箱对鸟类繁殖生态进行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卢晶,2011),现如今已经成为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Kissetal.,2017)。人工巢箱主要是针对次级洞巢鸟而设计,可以达到招引次级洞巢鸟类、提高鸟类多样性和种群数量、控制森林虫害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效果(王业勤,2020)。次级洞巢鸟是重要的生境利用形式之一(王业勤等,2021),常见的次级洞巢鸟有大山雀(Paruscinereus)、绿背山雀(Parusmonticolus)、北传统越冬区鸳鸯留居种群巢址利用特征分析辛佳佳1王野影2樊涵3胡灿实1*(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鸳鸯(Aixgalericulata)具有部分迁徙行为模式,其留居种群选择在传统越冬区开展繁殖活动。为探究鸳鸯留居种群巢址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3—7月在贵州石阡鸳鸯湖开展初步研究。根据鸳鸯的体型和习性,在研究区域内悬挂人工巢箱41个,巢箱利用率为21.95%(n=9)。对影响鸳鸯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巢口隐蔽度、坡度和距居民点距离等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隐蔽因子(33.82%)、干扰因子(24.26%)、巢口因子(18.78%)以及巢位因子(13.99%)是影响鸳鸯留居种群巢址利用的主要因素。鸳鸯留居个体倾向于选择在巢上方盖度和巢口隐蔽度较大、可视度较小、离人为干扰源较远、坡度陡峭、乔木盖度较高和巢口偏向于俯角的区域繁殖。与鸳鸯迁徙种群类似,隐蔽条件是影响留居种群巢址利用的关键因素。关键词鸳鸯;部分迁徙;人工巢箱;巢址利用特征;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290(2023)01-0025-05TheNest-siteselectionbyResidentPopulationofAixgalericulatainTraditionalWinteringRangeXiNJia-jia1WANGYe-Ying2FANHan3HuCan-shi1*(1CollegeofLifescienc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Guizhou,China;2schoolofLifesciences,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25,Guizhou,China;3ResearchCenterforBiodiversityandNa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