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CERAMICSSCIENCE&ART研究与应用“八音”中“土”分类乐器发展研究以明清陶瓷乐器为例蒋方舟杜伟潘晟1.曼谷吞武里大学音乐学院泰国曼谷107002.皖西学院安徽六安2370123.杭州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9【摘要】陶瓷乐器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音色清脆悦耳,相较于其他乐器的音色极为特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陶瓷乐器不断完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陶瓷业发展至顶峰,明朝时引入彩瓷,打破了之前以青瓷为主的状态;清朝时期在康乾盛世的加持之下,陶瓷乐器制造更是登峰造极,自此,陶瓷乐器的工艺水准与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关键词】陶瓷乐器;明清陶瓷;陶瓷艺术一陶瓷乐器明清以前发展状况陶瓷乐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早在先秦时期便有记载,古人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成“金、石、土、革、丝、木、、竹”八类,称为“八音”,陶瓷乐器便是“八音”之中的“土”类"。从出土文献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陶瓷乐器的诞生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制作与使用一些简易的磨制石器与制作较为粗糙的陶器。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单孔陶坝,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可考。唐朝的强大造就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安定的生活使得民众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对音乐之美进行追求,陶瓷工艺技术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之下发展迅速。唐朝陶瓷业大多规模较大且制作工艺精美,越窑、邢窑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陶瓷产区。唐代的瓯即瓷碗,此乐器声音清脆悦耳,其演奏方式为将12个相同的瓷瓯中盛上不同量的水,轻轻敲击便可发出不同音调。这种乐器的演奏要求演奏者不仅要通晓音律,更要对音色具有较强的音质鉴别能力。宋代时期是传统瓷器工艺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随着瓦子、勾栏的普及,陶瓷乐器的品种在这一时期也丰富起来,两宋时期的陶乐无论是釉色还是器型,都尽量做到了还原瓷器本身之美,更加注重工艺技巧。例如收藏于郑州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的绿釉腰鼓在当时极为罕见。二、明清时期陶瓷乐器发展状况明朝时期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在继承元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创造了脱胎瓷器,这一时期吹釉法被发明,釉下青花术也被推广发展起来。瓷业的繁荣促进了陶瓷乐器更进一步地发展,瓷箫是明代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乐器。瓷箫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无论是对造型还是音色、音质都有极高的标准与要求,瓷箫挑选也非常严苛。这种陶瓷乐器的音色声声清脆、婉转悠远,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