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2023第50卷JournalofMinzuUniversityofChinaVol.50(总第266期)(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266出场境遇与伦理追问:乡土文化资本化的辩证批判向云发(1.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丽水323000;2.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7)[摘要]乡土文化资本化的出场是文化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耦合统一来实现的,在理论上表现为一个文化与资本逻辑不断演进和文化与资本形态不断演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乡土文化资本这一文化与资本的新形态,而在实践上表现为通过资本介入乡土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产生了乡土文化产业这一新业态。乡土文化与资本这一历史性“相遇”无论各自存在的基础条件还是价值诉求,从一开始就以伦理的悖论弥漫在乡土文化的“生产-消费(购买)”过程中:乡土主体自觉与权利伦理失衡;乡村美学复兴与情感伦理失落;市场意识培育与资本伦理失度。乡土文化资本化的伦理约束旨在强调,资本逻辑的超越和人文本位的回归辩证统一,探索乡土文化资本更具适应性的实现方式和制约形式。[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本化;文化逻辑;资本逻辑;伦理悖论;伦理约束[中图分类号]A8;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75(2023)01-0130-10[收稿日期]2022-07-02[作者简介]向云发,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乡村振兴思想及其历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NDJC084YB)、国家重点社会科学基金“东南地区民族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19AMZ013)的阶段性成果。乡土文化与资本这一历史性“相遇”无论各自存在的基础条件还是价值诉求,都存在着特殊与普遍的尖锐对立。乡土文化何以可能“化蛹成蝶”实现资本化的华丽转身?如果说资本化对于乡土文化已无可避免,就一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学基础吗?如何理解乡土文化资本化对乡村社会的解构性与建构性意义?等等,我们无法回避这充满意义的提问,然而却不止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文化资本化”并非从来如此,它逻辑的出场有一个必然与偶然的历史过程和出场境遇,资本对文化领地的布控,推动了乡土文化从“祛魅”到“返魅”,形成了乡土文化的现代新形态。基于对乡土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未来关怀,认识乡土文化资本化的出场境遇,追问其可能存在的伦理悖论,为实现当前在“众声喧哗”的文化经济、乡村旅游中伦理悖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