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税后,如何帮企业减轻负担国家出台《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2019年1月1日起,“社保”由税务部分统一进行征收。那么,面对“社保入税”这项政策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是就说,如果双方不再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常规劳动关系,就可以不用缴纳社保。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对内部用人的机制进行重新设置,构建多种不同的灵活用工模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组织重启”以及“灵活用工”。小编整理了5种灵活用工的方式和注意风险: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关系这种用工模式和劳动关系不同,它也属于劳动关系,所以社保还是要缴纳的,但是可以只缴纳工伤,除此之外,但是它还有明确的特点:1、双方可以随时终止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2、工作时间每天平均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3、不得约定试用期;4、工资支付周期不能超过15天;5、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Tips:主要注意书面约定工作时间。因为非全日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工作时间,一旦工作时间没控制好,就会被认定为是全日制用工。劳务用工关系这种用工模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属于劳动者的用工,比如实习生、已经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返聘。这种因为身份原因,被认定为劳动关系的可能性较小。▶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身份是劳动者,但是双方是个人劳务承包关系。比如公司找着一个下岗员工承包公司绿化。要求他根据领导要求每天定时浇水施肥。这种情况下,风险较大,一旦没有操作好,符合了劳动关系的三要素,就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Tips:1、尽量找非劳动者,比如实习生、已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2、不搞公司员工内部承包;3、不对其进行管理;4、购买一定保险降低类工伤风险。劳务派遣关系劳务派遣虽然不属于劳动关系,但是由于政策原因,特别是2012年之后,不仅成本很高,风险也大。从政策上来讲:1、劳务派遣受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三性限制;2、比例限制,人数不能超过10%;3、连带责任;工伤,离职经济补偿金,虽然法律规定有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承担,但是实际上,大多还是实际由用工单位承担。▶Tips:除了上面几点还要注意:1、需要找有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2、确定具体派遣名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认定事实劳动关系;3、尽量与派遣单位约定“任意退回”的派遣机制。外包关系所谓外包,是指公司将一部分业务发包给有资质的供应商来提供服务。这个过程是以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