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一)加工原理误差:定义:由于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所产生的加工误差,为加工原理误差。(1)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形状:例如:模数铣刀铣齿轮。(2)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例如:车削蜗杆时,由于蜗杆螺距Pg=πm,而π=3.1415926…,是无理数,所以螺距值只能用近似值代替。因而,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螺旋轨迹是近似的加工运动。(二)机床调整误差:机床调整:是指使刀具的切削刃与定位基准保持正确位置的过程。(1)进给机构的调整误差:主要指进刀位置误差;(2)定位元件的位置误差:使工件与机床之间的位置不正确,而产生误差;(3)模板(或样板)的制造误差:使对刀不准确。(三)装夹误差:定义:工件在装夹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为装夹误差。装夹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因定位不正确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变动量。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造成。1、基准不重合误差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一般情况下,工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或测量)时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相对于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基准不重合误差分析示例图示零件,设e面已加工好,今在铣床上用调整法加工f面和g面。在加工f面时若选e面为定位基准,则f面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都是e面,基准重合,没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尺寸A的制造公差为TA。加工g面时,定位基准有两种不同的选择方案,一种方案(方案Ⅰ)加工时选用f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没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尺寸B的制造公差为TB;但这种定位方式的夹具结构复杂,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与铣削力方向相反,不够合理,操作也不方便。另一种方案(方案Ⅱ)是选用e面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g面,此时,工序尺寸C是直接得到的,尺寸B是间接得到的,由于定位基准e与设计基准f不重合而给g面加工带来的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设计基准f面相对于定位基准e面在尺寸B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TA。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所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只有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才会产生,在试切法加工中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