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2014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拉开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序幕。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随即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快了高校内控建设的步伐,高校内控建设开始驶入快车道。随着高校经济行为的外延不断扩展,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点,风险防范和管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就给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外部监管趋严和自身管理提升的双重压力,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内控制度落地的有效途径。要有效提升内控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要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在规范内控制度语言表达,实现内控流程可视化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有效融入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规范化和实时化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实现从人工控制向智能控制的转变。倘若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底层支撑,内控管理往往会流于形式,难以实现预期的管控目标。二、高校智慧财务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来,同时也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智慧财务平台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开始成为高校财务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通过依托于各个业务职能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高校在内控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账务核算系统为中心的网上报账系统、酬金申报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差旅服务平台、预算申报系统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基本得到普及,大大提升了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预算管理方面,通过预算申报系统实现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调整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并将批复预算直接传输至项目管理系统,确保了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有效避免了传统手工模式下预算数据生成的随意性等弊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经济业务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将内控相关要求嵌入现有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的传统做法,已经逐渐难以满足高校的内控管理需求。高校对于搭建“一站式”智慧财务管理平台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因此,财务信息化也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国家和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甚至一些高校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