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2-08作者简介:王珍,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向建华,男,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卢姿元,女,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自从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以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了正确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我们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化什么、谁来化、怎么化”等几个基本方面,以期帮助理论界、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人士正确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一、正确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涵(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提出中央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论断,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应进一步梳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论断提出的历程,进而深入探讨其内涵。在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163。2016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2]。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宗教中国化”作出明确的表述。2020年8月,中央第34卷第1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Vol.34No.12023年2月JournalofGuangxiInstituteofSocialismFeb.2023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思考王珍1,向建华2,卢姿元2(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100081;2.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应全面、系统地理解其基本问题,并对其中的具体方面作出理解和阐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问题为“是什么、为什么、化什么、谁来化、怎么化”,基本层面是爱国守法,着力点是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全局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学界参与、激发宗教界内生动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推进依法治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教义教规,避免陷入具体末枝而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