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悦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研究6文章编号:1002-0659(2023)04-0006-04张同悦,付娜(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392)试验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研究摘要:为分析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文章选取了2007—2021年国家统计局和《天津统计年鉴》的天津市稻谷、玉米、小麦的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除涝面积、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1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上述指标对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资料投入是影响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56.709%;第二主成分为玉米播种面积和机械化2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23.251%;第三主成分为小麦播种面积,方差贡献率为11.250%;其他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为8.790%。由此得出,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提高玉米播种面积以及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可显著提高天津市粮食产业竞争力。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粮食;竞争力;天津市中图分类号:F762.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3-04-09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22-015)主要作者简介:张同悦(1997—),男,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研究。E-mail:zhangtongyue@qq.com通讯作者简介:付娜(1979—),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工作。E-mail:scarlett_fn@126.com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粮食是关系国家稳定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促进种植业者种粮积极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张有志等[1]基于GEM模型和专家打分的方法研究山东省粮食产业竞争力,表明山东省粮食产业在蓝黄经济区属于上等。孟庆福等[2]使用熵值法研究我国省份之间粮食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的粮食产业竞争力较强。薛选登[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的粮食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在研究的13个省份中属于较弱省份。李鑫[4]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的使用和肥料投入的增加使安徽省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上述研究多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业竞争力,而根据现有的新型粮食区域划分,对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根据“新粮食安全观”,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