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Table_MainInfo][Table_Title0]2019.06.26烟气治理行业的三十载征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徐强(分析师)韩佳蕊(分析师)邵潇(分析师)010-59312815010-593127600755-23976520xuqiang@gtjas.comhanjiarui@gtjas.comshaoxiao@gtjas.com证书编号S0880517040002S0880517030004S0880517070004本报告导读: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火电烟气排放标准达到全球最严格水平,火电烟气改造周期结束,存量环保企业转战非电行业、中小锅炉末端烟气治理市场。摘要:[Table_Summary0]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在火电烟气治理市场空间收窄的背景下,企业纷纷转战非电行业、中小锅炉末端烟气治理市场。并向综合性环保工程服务或设备生产平台转型,布局新的业绩增长点。相关受益标的:龙净环保、清新环境和远达环保。我国的烟气治理技术经过半个世纪发展,目前已领先全球:技术尝试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曾先后引进德国、日本等国的成熟技术应对提标初期的改造要求。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除尘板块电袋平分秋色、脱硫湿法一统天下(石灰石-石膏法)、脱硝SCR为主的工艺路径。进入超低排放阶段后,我国火电行业烟气排放限值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烟气治理行业特性经营模式快速发展:由于监管手段不完善,“十一五”期间EPC工程市场出现了混乱竞争,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普遍出现。因此,2007年我国开始探索对于火电烟气治理的专项补贴与商业模式转变。《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提出对完成脱硫改造的机组,每千瓦时1.5分的脱硫加价。《关于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将BOT运营模式引入火电厂烟气处置市场。特许经营模式发展迅速,市占率约为23%。火电提标周期结束,转战非电烟气治理市场:烟气治理工程板块的业务对象已由传统的火电企业转为非电力污染行业,如化工、玻璃、钢铁、水泥等。截至2017年底,我国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完成了70%以上,A股主流烟气治理企业的订单方向中,火电超低排放改造订单规模已经出现收缩,中小燃煤锅炉、非电行业(钢铁、水泥、玻璃和化工等)烟气末端治理订单显著提升。综合考虑到我国的火电末端烟气排放标准已经达到全球最严格的水平。我国的火电烟气改造周期基本结束,存量环保企业通过征战非电、中小锅炉市场,探索新的市场机遇。风险提示:随着电力与非电污染行业烟气治理市场的集中改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