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博硕论坛回忆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三重视角梁舒倩梁舒倩,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回忆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去把握,通过回忆过去二三小事,品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处事;通过审视现实生活、时代背景,探究作者情感;通过思考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体味文章思想意蕴。对回忆性散文叙述视角这种特性的关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品的内涵。关键词:《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散文解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该单元主题是“中华美德”,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之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已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以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为散文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本篇课文是张中行先生记录与叶老交往的回忆性散文,表达了对叶老的追思与敬仰,具有回忆性散文的典型特点,即多重视角。如何抓住回忆性散文的这个特点进行文本解读,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一、忆往昔:品二三小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教育部副部长,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许多教育理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叶圣陶堪称新中国语文界的泰斗。他所作的《爬山虎的脚》《荷花》《藕与菜》《记金华的双龙洞》《苏州园林》都被选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教育界、文学界的许多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已的哀思。如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朱自清的《我所见的叶圣陶》、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等。其中,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被选入了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原文有四千多字,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时做了一些删改,保留了两千多字。启功先生曾经称赞张中行“写人有勾魂摄魄之功”。这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理清文章所写的哪几件事是学习这篇课文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体会叶圣陶先生身上所具备品质的关键。文章在行文思路上十分清晰,首先指出叶圣陶先生“既是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海人不倦”,接着分别写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和“严律已”,最后以“深重的苦心”结尾。从围绕中心选材看,文中主要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情:叶老帮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和“我”共同修润课本;亲自送别客人...